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本月發行的《大眾科學》雜誌中,斯蒂芬·S·霍爾講述了被稱為 CRISPR 的革命性基因編輯工具如何改變農業產業的故事。霍爾以蘑菇為主要例子,謹慎樂觀地描繪了這種特殊的基因改造模式如何使小農戶受益,而不是通常與轉基因生物相關的跨國公司。鑑於公眾對轉基因產品普遍存在的懷疑態度,挑戰將是如何消除公眾對 CRISPR 作為更先進、因此可能更可怕的基因工程形式的看法。
當然,使用遺傳學原理來改造作物並非新鮮事——事實上,它可以追溯到格雷戈爾·孟德爾和他著名的雜交豌豆。人們普遍理解,我們現在所知的轉基因生物——基因改造生物——與孟德爾創造的不同。但它們究竟有何不同,為什麼這種區別很重要?此外,CRISPR 與其他轉基因技術有何不同?
幸運的是,有一個資訊圖表可以回答所有這些問題。下面的圖表由 Jen Christiansen 創作,作為三月份印刷專題報道“編輯蘑菇”的一部分,它優雅地解釋了基因改造的三個主要類別。該圖表使用一致的、有形的例子和易於理解的視覺語言,揭開了轉基因技術的神秘面紗,並強調了 CRISPR 作為一種更精確,實際上更少破壞性的作物改良方式的潛力,這比科學以往提供的任何方式都更勝一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圖表作者:Jen Christian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