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上個月,我第一次去了中東。在從紐約市出發經過 18 小時的旅程後,我抵達了飽受戰爭蹂躪的美麗城市貝魯特,腿腳發軟,疲憊不堪。當我走出機場時,溫和的夜間空氣中傳來多語言的問候聲和汽車喇叭聲。我不知道未來一週會發生什麼,而這正是重點。
我的旅行目的是參加一個名為 DATA4CHAN.GE 的年度研討會。我幾個月前才聽說過這個活動,當時有人在一個我加入的資料視覺化主題 Facebook 群組上釋出了一個申請連結。這個機會至少可以說很吸引人:來自世界各地的入選申請者將齊聚貝魯特五天,圍繞人權問題開展一系列資料驅動的專案。
貝魯特景色。圖片來源:阿曼達·蒙塔涅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在《大眾科學》擔任圖形編輯的工作與 DATA4CHAN.GE 的主題——人權資料視覺化——之間的重疊可能並不立即顯而易見。的確,我曾短暫地懷疑我的技能是否足夠相關(無論我在個人層面上多麼關心人權問題)。但話又說回來,我認為,視覺化科學資訊所涉及的挑戰並非獨有。從根本上說,我所做的工作是評估我的受眾的需求,徹底研究我的原始材料,並有效地傳達其內容。我猜想,人權事業將證明是這種型別的問題解決的合適背景。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發出了申請。
幾周後,我仍然沉浸在被錄取的喜悅中,我瞭解到研討會的結構的一些細節。參與者被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包括四名“創意團隊”成員——他們在圖形設計、網站開發、新聞、資料研究和分析或其某種組合方面是專家。與我們的團隊負責人(一位創意專業的同事和 DATA4CHAN.GE 的資深人士)以及來自人權組織的兩位代表一起,每個小組將建立一個某種形式的視覺化、基於資料的產品,以便在旋風般的合作結束時展示。
參加研討會的組織包括 伊拉克人權觀察站、葉門民意調查中心 和 反種族歧視運動,這是一個黎巴嫩團體,倡導當地移徙工人的權利。我的團隊與 Maharat 合作,這是一個專注於言論自由的當地組織。Maharat 一直在監測黎巴嫩媒體在市政選舉前的報道,並收集有關婦女在新聞報道中的代表性的資料。我們將如何處理這些資料還有待觀察。
葉門民意調查中心工作臺。圖片來源:DATA4CHAN.GE
作為一個注重截止日期、喜歡提前完成工作並且一想到在最後期限前才完成工作就感到不安的人,我在研討會甚至開始之前就開始擔心時間限制。擺在我們面前的工作的重要性突然凸顯出來,我渴望為 Maharat 製作一些聰明且有影響力的東西。但是,我幾乎沒有瀏覽過 3,000 條條目的資料集(該資料集已使用 Google 翻譯從阿拉伯語大致轉換而來),並且沒有任何關於如何解釋或分析(更不用說視覺化)它的指示,我感到迷茫,這在我日常工作中很少發生。
當研討會的第一天到來時,我在指定的 DATA4CHAN.GE 場地——貝魯特繁華的哈姆拉區的一個可愛的聯合辦公空間——見到了我的隊友。我很快意識到,對於在分配的短暫時間內創造有意義的東西感到擔憂的並不只有我一個人。到第一天結束時,儘管進行了數小時的討論,我們仍然不確定我們將建立什麼樣的視覺化,或者它將針對誰。到目前為止,這個專案的軌跡與我通常的工作流程截然不同,在我的工作流程中,受眾的身份是不言而喻的,而資料來源(通常是科學論文)為內容方面提供了相對清晰的前進道路。我的焦慮感上升了。
Maharat 團隊負責人在第一天指導討論。圖片來源:DATA4CHAN.GE
然而,到了第三天,我們已經堅定地確定了一個策略,並且我已經開始重視嚴格的時間限制,將其視為體驗的建設性和必要組成部分。正如我在研究生院開發我的論文專案時所學到的那樣,一定規模的創意努力往往會違背“完成”的概念。將這個專案的工作時間限制在四天(第五天保留用於演示)要求其範圍保持在可控範圍內,並且每個團隊成員都有明確的任務。
這並不是說我們——或任何小組——最終都得到了一個完全完成的產品。但在研討會期間,我們能夠確定在截止日期內什麼是可行的,以及哪些將被指定用於未來的工作。(我們從一開始就被告知,一些專案將獲得資金,以便在研討會結束後繼續開發。)
DATA4CHAN.GE 體驗的另一個寶貴之處是與背景和技能非常多樣化的人一起工作,否則我可能永遠不會遇到他們。我的團隊由來自埃及的兩男一女、一名英國人、兩名黎巴嫩婦女(Maharat 的代表)和一名美國婦女(我)組成。與我常規的職業慣例不同,我是小組中唯一的科學傳播者。我的隊友的興趣包括工程、遊戲設計、長跑和政治行動主義。我們之間的年齡跨度約為 20 年。
第三天的早會。圖片來源:DATA4CHAN.GE
剛剛認識彼此,就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個快節奏、政治敏感的專案中,這被證明和聽起來一樣具有挑戰性。我們偶爾會遇到緊張關係,根源在於文化差異或不相容的工作方式。作為一個極度隨和的人,通常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衝突,我敏銳地感受到了這些互動的壓力。但最終,我抓住了這個機會,走出我的舒適區,努力幫助解決根本問題。我認為我變得更強大,人際交往能力也更強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專案的集體奉獻精神最終佔了上風,我對我們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自豪。目前,我們的工作已經移交給了 Maharat,希望它能很快發展成為可以在公共領域消費(英語和阿拉伯語)的完善產品。
DATA4CHAN.GE 研討會是一次多麼積極的體驗,這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更不用說我在那五天裡吃的所有美味的黎巴嫩食物了)。科學視覺化並不缺乏挑戰或回報,我仍然相信我在《大眾科學》的工作代表了我對我的技能和興趣的最佳利用(並且,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幫助改變世界)。但是,這次研討會提供了一個多麼難得的機會——前往一個新的城市,與一個非常多元化和才華橫溢的團隊合作,並將我的技能用於一項完全有意義的事業——同時還能學習。對於任何從事資料視覺化或相關領域工作並渴望新挑戰的人,我強烈建議尋找並抓住像這樣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