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對世界上100種最瀕危和獨特的鳥類進行了排名,該名單包括一種擁有傳奇斬首技巧的食屍鳥、一種厚顏無恥的自我膨脹者和世界上最重的鸚鵡。該研究由耶魯大學、西蒙弗雷澤大學和倫敦動物學會的一個團隊進行,分析了世界上9993種已知鳥類的棲息地;它們的親緣關係數量(親緣關係越少意味著進化獨特性越好);以及它們在環境中面臨的風險。
該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當代生物學》上,是同類研究中的首次,突出了我們應該將保護工作重點放在哪些物種上。來自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的生物學家阿恩·穆爾斯說:“我們……發現,如果我們按照鳥類的獨特性來優先考慮受威脅的鳥類,我們實際上可以保留儘可能多的進化成果。”“這意味著我們的方法可以識別出我們無法承受失去的物種,並且可以用來將所有物種所代表的資訊內容保留到未來。這兩者都是保護生物學的主要目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今天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以下是名單上的前 10 種鳥類
1. 巨䴉
巨䴉(Thaumatibis gigantea)比它那些較小的、以垃圾為食的親戚更顯威嚴,被宣佈為世界上最瀕危和進化上最獨特的鳥類。它們原產於柬埔寨北部的沼澤、寬闊的河流和季節性水草地,在寮國南部可能還有越南也有少量個體,是一些巨大的鳥類。它們身高約一米,體重超過 4 公斤,羽毛和裸露的皮膚呈現塵土般的棕色調。人們對它們的繁殖習性知之甚少,據估計,野外只剩下 100 多對繁殖對。無情的森林砍伐、乾旱和狩獵共同導致了該物種的迅速衰退。
2. 新喀里多尼亞鴞夜鷹
新喀里多尼亞鴞夜鷹(Aegotheles savesi)是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鳥類,自 1998 年以來就再也沒有被活捉過。該物種僅在新喀里多尼亞潮溼的森林中發現——這個小群島位於澳大利亞以東 1210 公里處,並且僅從兩個儲存下來的標本中得知。其中一個標本是首次發現的新喀里多尼亞鴞夜鷹,它於 1880 年飛入某人的窗戶時被發現。另一個標本可追溯到 1915 年。2002 年和 2007 年前往新喀里多尼亞的幾次探險都未能發現一個蹤影。據認為,野外只剩下 1 到 49 只成年個體。
3. 加州禿鷲
如果你多次陷入你正在享用的腐肉中,你肯定會發現自己成為某種可怕神話的主題。加州的美國原住民部落對加州禿鷲持有多種信仰,其中最字面血腥的是內華達山脈中部、東部山脈和莫諾盆地的莫諾人。根據傳說,加州禿鷲會抓住人類,砍下他們的頭,並吸乾他們的血,以便淹沒一個被稱為地松鼠的人物的家。禿鷲會抓住從洞穴逃出來的地松鼠,但當它低下頭喝受害者的血時,地松鼠會砍下禿鷲的頭。人們還認為,透過佩戴它們的羽毛,莫諾部落的“尋寶者”可以繼承加州禿鷲敏銳的視力,以幫助他們找到丟失的貴重物品。
如今,加州禿鷲的衰落歸因於其後代產量低、偷獵、鉛中毒和棲息地破壞。根據2012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幼年禿鷲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吃了父母餵給它們的垃圾。
4. 鴞鸚鵡
我可以告訴你關於來自紐西蘭的華麗且瀕臨滅絕的鴞鸚鵡(Strigops habroptilus),但當我能讓斯蒂芬·弗萊以更迷人的方式來做這件事時,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看,它很高興”
5. 卡古鳥
僅僅透過觀察,我就可以看出,這種非常優雅的鳥類不會被發現砍下人的頭或試圖與人交配。灰白色、幾乎不會飛的卡古鳥(Rhynochetos jubatus)在其原產地新喀里多尼亞被稱為“森林的幽靈”,是整個卡古鳥科中唯一的現存代表。雖然新喀里多尼亞群島最大的島嶼大特爾島已經將這種像蒼鷺一樣的鳥作為其國家象徵,但這並沒有阻止其引進的狗、貓和豬無情地捕殺它們。棲息地的喪失也導致了該物種在過去 20 年的急劇衰退。
6. 孟加拉鴇
孟加拉鴇(Houbaropsis bengalensis)原產於柬埔寨的草原和開闊森林,也可以在數千公里外的喜馬拉雅山腳下找到第二個小種群。據認為,目前野外僅存不到 1000 只成年個體,因此柬埔寨政府已建立了六個孟加拉鴇保護區,以保護草原中 173 平方公里的繁殖棲息地和開闊森林中 138 平方公里的繁殖棲息地。他們還在為當地社群開展宣傳計劃,希望減少偷獵。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一些居住在保護區附近的農民加入了對野生動物友好的耕作計劃。
7. 森林鵂鶹
不要被迷惑——這種矮壯的小鳥看起來可能很溫順,但當它餓的時候,你不會想擋它的路。森林鵂鶹(Heteroglaux blewitti)擁有巨大的爪子,它用這些爪子捕捉體型是自身兩倍的獵物。這種極度瀕危的物種已減少到印度中部一個小的、分散的種群,該種群仍然受到該地區落葉林持續喪失的威脅。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該物種已經滅絕,直到 1997 年被美國鳥類學家帕梅拉·拉斯穆森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重新發現。據估計,其種群數量在 70 到 400 個個體之間。瞭解科學欺詐如何差點導致這種小貓頭鷹滅絕。
8. 菲律賓鷹
菲律賓鷹(Pithecophaga jefferyi)擁有蓬鬆的青銅色鬃毛和驕傲的白色胸部,堪稱鳥類中最威嚴的。這種令人驚歎的生物的體長可達一米以上,體重可達 8 公斤,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鷹,就長度而言。它僅在菲律賓發現,最初被命名為“食猴鷹”,這要歸功於人們認為它專門捕食靈長類動物。後來的研究證實,猴子,以及幾乎所有其他東西都是它的獵物,從靈貓和犀鳥到大型蛇類和巨蜥。
保護菲律賓鷹的一大障礙是,每對繁殖對都需要 40 平方公里的範圍才能充分覓食和養育後代,這使得它特別容易受到森林砍伐的影響。據認為,目前的野生種群數量約為 180 至 500 只成年個體。
9. 聖誕島軍艦鳥
也許我玩《黑暗之魂》玩得太多了,但如果有人用一個附著在他們的喉嚨和胸部區域的腫脹皮膚氣球接近我,我的第一反應是找到我的哈維爾和古舊盔甲套裝,併為一場劇烈的詛咒雲做好準備。但我顯然不是軍艦鳥,所以我怎麼會知道。還有,女士們,聖誕島軍艦鳥(Fregata andrewsi)除了非常明顯的自我膨脹外,還可以做其他事情。它恰好屬於軍艦鳥科,該科鳥類的翼展與體重之比是世界上最大的,這意味著它可以一次在空中愉快地停留一週以上而無需休息。它也很擅長進行盜食寄生,這意味著從其他鳥類那裡偷食物,所以這算是一件事。
這種極度瀕危的澳大利亞本土物種目前估計在野外還剩下 2400 到 4800 只成年個體。
10. 蘇門答臘地鵑(Carpococcyx viridis)
這種引人注目的小森林居民來自蘇門答臘南部茂密潮溼的雨林。它生活在森林地面上,其暗淡的綠色、棕色和黑色羽毛作為極佳的偽裝,不像環繞其眼睛的鮮豔的青藍色和洋紅色。人們只知道它的八個標本,據認為野外只剩下 70 到 400 只個體。
2007 年,人們首次錄製了它的叫聲,它的歌聲聽起來有點像笨拙的“雙重呱呱”聲。
檢視 100 種最獨特和瀕危物種的列表此處。
相關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