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紋海豹:外表驚豔,內部奇異

看看這傢伙。多麼悠閒。人們花錢來追求這種悠閒感。穿著黑白睡衣,在冰面上閒逛。等著他的熱紅酒和硬乳酪。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看看這傢伙。多麼悠閒。人們花錢來追求這種悠閒感。穿著黑白睡衣,在冰面上閒逛。等著他的熱紅酒和硬乳酪。看看他。

認識一下帶紋海豹 (Histriophoca fasciata),它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最英俊的鰭足類動物,生活在俄羅斯南部海岸以及朝鮮和日本以北的冰冷水域中。

雄性和雌性都擁有光彩奪目的帶狀毛皮,但雌性的白棕色變種略遜一籌。每隻帶紋海豹都有四條白色條紋——一條在頸部周圍;一條在每個前鰭周圍;一條在下背部,正好在其後鰭之前——但它們的大小和確切位置因海豹而異。這使得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差異可能有助於帶紋海豹在尋找配偶時相互識別。關於它們獨特圖案的另一種理論是,當從遠處觀察時,它可以幫助分散和偽裝海豹的身體形狀,將其融入冰面上週圍的陰影和尖銳的冰堆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多年來,俄羅斯每年銷售 6,500 至 23,000 張帶紋海豹皮,以及該動物的肉和油脂,但自 1991 年蘇聯解體以來,商業捕獵已基本停止。

而幼崽呢?幼崽看起來像柔軟、天鵝絨般的無拘無束的歡樂和肥胖的雲朵。新生兒體重約為 9.5 公斤,在接下來的 3-4 周內,它們將增加約 20 公斤的體重。一個月後,它們會被母親完全遺棄在浮冰上,那時它們太胖了,幾乎無法游泳。因此,它們將在接下來的三週內只靠脂肪儲備生存,同時自學如何生存。通常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小帶紋海豹才能像成年海豹一樣熟練地游泳,並且它們會從捕食小螃蟹和小蝦開始,然後再逐漸升級到該物種偏愛的食物——阿拉斯加狹鱈 (Theragra chalcogramma)、鰻鰕虎魚科(Zoarcidae)和腕鉤槍烏賊(Berryteuthis magister)。成年後,帶紋海豹每天需要吃大約 9 公斤的食物。

在大約五週大時,帶紋海豹幼崽會褪去它們厚厚的灰色皮毛,露出下面的條紋睡衣,隨著海豹接近性成熟,這些睡衣將在接下來的三年中繼續發育。成年雌性通常每年只能生育一隻幼崽。

不僅僅是條紋外套讓帶紋海豹完全獨特——它們的內部也很奇怪。在所有雄性以及一些雌性和幼年海豹中,一個精細的氣囊附著在氣管的下端。沒有人真正知道它的作用,但它可能與在水中提供額外的浮力有關,或者它可能有助於海豹彼此發聲。它們還擁有所有已知海豹物種中(相對於體重)最大的內臟器官,以及最高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容量。總的來說,這些特徵可能有助於該物種應對在水下 600 米處尋找食物的潛水。血液和肺中較高的氧氣儲存能力可能是一種救命稻草。

帶紋海豹的視力不是很好,但它們似乎並不關心周圍發生的事情。它們很容易被偷偷接近,它們很少注意來往的船隻或人類,而且母親們很樂意將它們一週大的幼崽單獨留在冰上很長時間。這種普遍缺乏意識可能表明,帶紋海豹似乎沒有任何天敵。所以它們基本上是北極的藍腳鰹鳥。在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對該物種的2008 年狀況評估中,結論是

“幾乎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帶紋海豹被大量捕食,它們也不被認為是任何捕食者的主要獵物。北極熊和虎鯨可能是目前海冰狀況下最有可能的投機捕食者,但如果海冰條件減少迫使這些嗜冰[生活在冰中]物種在未來更靠近,海象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潛在風險。”

事實證明,帶紋海豹唯一活躍的捕食者是人類,但幸運的是,近幾十年來這種情況有所緩和。

帶紋海豹有三個種群——兩個在鄂霍次克海,一個在白令海——但沒有人確切知道這些種群中有多少帶紋海豹。自上次官方調查得出野生種群數量估計為 450,000 至 500,000 只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但最近,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數字可能在20 萬以上50 萬以上不等,因為它們沒有天敵,而且捕獵次數大幅減少,所以據推測,它們的數量應該在增加。然而,它們是完全依賴冰的物種,所以誰也不知道氣候變化未來會對這些傢伙意味著什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目前將該物種列為“資料缺乏”

這是加拿大斯闊米什的影片,一隻好奇的帶紋海豹一路流浪到那裡

相關文章

首次發現世界上最稀有的鯨魚:鏟齒鯨

長尾鯊用尾巴猛擊沙丁魚,將其擊成碎屑

圓鰭魚:就在你認為海洋不可能變得更凹凸不平和粘性的時候

Bec Crew is a Sydney-based science writer and award-winning blogger. She is the author of 'Zombie Tits, Astronaut Fish and Other Weird Animals' (NewSouth Press).

More by Bec Cr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