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圓鰭魚可供“海底世界”地區的生日派對、婚禮和公司活動使用,它們是一種矮胖的、幾乎呈球形的魚,其腹鰭已演變成腹部的吸盤。所以字面上理解就是帶著吸盤的腫塊。
圓鰭魚屬於圓鰭魚科,該科包括近30個已知物種。這裡有很多變種 - 有光滑圓鰭魚(Aptocyclus ventricosus)和太平洋棘圓鰭魚(Eumicrotremus orbis)。其他物種的俗名如果放在女巫的護膚品廣告中也不會顯得格格不入 - 丘疹狀、凹凸不平、蟾蜍狀和皮革鰭。它們的大小各異,有些很可愛,例如平均長度約2.5釐米的太平洋棘圓鰭魚(見下圖),還有雌性體長可達35至55釐米,雄性可達40釐米的Cyclopterus lumpus。
圓鰭魚生活在北極、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寒冷水域,特別是在冰島海岸附近,以及歐洲水域,從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一直到法國波爾多的比斯開灣。它們也分佈在法羅群島、格陵蘭島和北美洲部分海岸附近。幾個世紀以來,圓鰭魚一直是冰島美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雄性被認為是美味佳餚,而雌性顯然味道很差,它們更有價值的是魚卵,可以作為魚子以高價出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今天影響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除了看起來像腫脹的眼球…帶著眼球…圓鰭魚還有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正在發生。首先,它們的游泳能力很差,這要歸因於它們圓形的身體和細小的鰭,當受到干擾時,它們往往會漫無目的地向不同方向拍打。這通常不是逃跑的方式。作為新孵化的幼蟲,它們的發育出奇地完善,配備了功能齊全的嘴巴和發育良好的消化系統。這使它們在孵化後僅10天就可以開始以微小的甲殼類動物和魚類為食。有時,它們會互相殘殺,因為這就是自然。
在生命的頭一年裡,這些幼魚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藻類團塊周圍,要麼自由漂浮,要麼利用它們的吸盤附著在藻類上。然後,它們會進入中上層棲息地——靠近水面的開闊海洋——這與大多數魚類的習性恰好相反。成年後,它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將在開闊的海洋中度過,雌性的體型明顯大於雄性,而且對親代義務的興趣也明顯較少。
事實上,雄性幾乎承擔了所有的育兒責任。在繁殖季節,圓鰭魚的雄性和雌性會遷徙到近岸交配產卵。雄性會先於雌性到達,以便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合適的巢穴,通常是在基岩縫隙或海底的凹陷處。一旦雌性到達,攜帶大約10萬到35萬個卵,它們會將一批卵產在它們選擇的巢穴中然後離開。雄性會用它們的吸盤將自己固定在它們的幼崽旁邊,並在接下來的3-8周內保護卵,並透過鰭將水扇過它們,確保它們獲得足夠的氧氣。一旦卵孵化後,雄性將返回它們在開闊海洋中的獨居生活,也許註定會在日本一家新奇的水族館展覽中附著在氣球上度過它們的日子。
在您看到圓鰭魚做表情之前,您還沒有見過任何魚會做表情
相關文章
Eunice aphroditois(博位元蟲)是彩虹色的,令人恐懼
****
從亞馬遜訂購我的書,《殭屍乳房、宇航員魚和其他怪異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