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你只生活在世界上最深的洞穴之一的冰冷地下水和黑暗中,你可能也會看起來像這樣。
在 90 年代初的一次實地調查中,兩位斯洛伐克洞穴探險家發現了通往Slovačka jama 的入口,該坑位於克羅埃西亞東北亞得里亞海沿岸的 145 公里長的韋萊位元山脈內。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來自克羅埃西亞大學登山協會的研究人員將深入到韋萊位元內部延伸數公里的蜿蜒的洞穴系統中,發現了 一系列洞室、坑洞和通道、冰冷的池塘和溪流,以及 513 米的自由落體垂直下降——世界最深的洞。
“看起來這個坑通向地球中心。這就像發現了某個其他星球的特性,一些完全不同且意想不到的東西,”團隊成員之一達利博爾·帕爾說,他下降到坑洞 450 米處,瞥見了底部,懸掛在繩索上測量周圍環境。“在大的垂直空間中進行測量並不容易。每個儀器都連線到一根繩子,否則它會墜落數百米。”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洞穴學家(研究洞穴的學科)達爾科·巴克西奇領導的團隊還發現了其他一些洞穴生物,包括微小的蝸牛、陸生等足類動物、馬陸、跳蟲和甲蟲,以及一種非常罕見的洞穴盲蛛,以及在地下 1320 米處發現的新種奇特地下螞蟥,克羅埃西亞分支螞蟥。“我們正在談論的是通常生活在地下 1000 米以上的動物。這真的很特別,”帕爾說。
最終發現了三個種群,都在彼此 3 公里以內,其中一個比以往發現的任何地下螞蟥種群都大。大多數螞蟥都出現在薄薄的水層中的巖壁上,它們的頭朝向水流。有些是在水池底部發現的,水溫在 4 到 6 °C 之間。收集了 20 只螞蟥並帶到地面進行觀察,該物種在 2001 年的《動物學報》上進行了描述。
人們認為,克羅埃西亞分支螞蟥是韋萊位元洞穴系統特有的,它高度特化,完美地適應了它超凡脫俗的環境。它們沒有可見的眼睛,它們的肉可以是半透明的乳白色、黃色或淡粉色。它們有異常寬闊的嘴,周圍環繞著一圈緊湊的觸手,每根觸手的尖端都發出五個微小的乳突。此前在日本、法國、義大利北部和美國都發現過水生洞穴螞蟥,但克羅埃西亞分支螞蟥的嘴或口吸盤是完全獨特的。雖然沒有人弄清楚觸手實際上是做什麼的,但該團隊認為它們可能具有某種感覺功能。螞蟥吃什麼也不清楚,但它們不太可能像它們令人毛骨悚然的地面表親那樣靠那裡的血液生存。
克羅埃西亞分支螞蟥扁平的身體像毛毛蟲一樣移動,長約 4.5 釐米,寬 1.2 釐米——不包括沿著兩側延伸的奇怪、僵硬的指狀突起。這些突起也是一個完全的謎,但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有助於螞蟥呼吸,因為它們類似於無顎螞蟥身上類似的延伸物,這些延伸物具有已知的呼吸功能。
****
我的書《殭屍鳥、宇航員魚和其他怪異的動物》現在在美國有售,亞馬遜和大多數書店都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