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晶的起源可能會讓你感到震驚

紫水晶是二月的誕生石。瞭解為什麼它的顏色如此光彩奪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石頭是紫水晶;但是,我,酒神狄俄尼索斯說,‘要麼說服我清醒,要麼讓它學會醉酒。’”

                                                                     – 小柏拉圖

我必須從本月誕生石的探索開始承認一件事:我並不認為紫水晶會令人興奮。我覺得它不錯,但有點平淡無奇。所以我決定放手一搏,探索那些適合製成浴缸的巨大紫水晶晶洞的起源。然而,在此過程中,我被紫水晶的一些非常有趣的方面所吸引,包括一些非常有趣的關於人類的歷史。所以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實際上不會過多談論晶洞。相信我,我們很快就會談到那裡的!

好吧。所以,大家都知道紫水晶是紫色品種的石英,對吧?我們已經習慣了它的豐富和相當便宜,除了那些令人驚歎的巨型晶洞和一些非常棒的藝術品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因此,當得知寶石級紫水晶曾經被認為與紅寶石一樣有價值,並在神話和傳說中被頌揚時,您可能會有點震驚。泰坦女神瑞亞將其贈予酒神狄俄尼索斯,以使他免受葡萄藤的瘋狂。皇室和貴族自豪地佩戴它。它甚至出現在許多國家的王冠珠寶中。它仍然是一種昂貴的寶石,僅為幸運者保留,直到 1800 年代在南美洲發現了巨大的礦藏。一旦這些礦山開始生產,紫水晶就大量供應,現在您可以花一杯或幾杯美味咖啡的價格買到一些非常好的標本。對於那些想要一點自己的誕生石的人來說,這真是個好訊息,不是嗎?

即使沒有這些來源,紫水晶也很容易找到,即使寶石級標本較少。它主要在石英出現的地方發現:在噴出和侵入的火成岩中,在變質岩中(尤其是在阿爾卑斯型裂縫中),在熱液脈中,在溫泉沉積的岩石中,甚至在一些沉積岩中。您只需要這些基本成分即可形成紫水晶:適合沉積的口袋或空腔、溫度約為 50-250°C 的富含二氧化矽的水、少量的三價鐵 (Fe³+) 和伽馬射線。

是的。與創造你基本的綠巨人相同的輻射。他們本可以用紫色代替那個綠色大塊頭,而且它會成為科學。

你看,你可以有透明的石英,其中鐵取代了晶格中的一些二氧化矽。它可能含有與紫水晶一樣多的鐵,但如果沒有一些好的輻射,它就不會展示其紫水晶的潛力。但別擔心——形成我們美麗的紫色寶石不需要綠巨人大小劑量的伽馬射線。只要自然的就足夠了,這就是為什麼紫水晶在火成岩中比在沉積岩中更豐富的原因。像玄武岩這樣的火成岩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礦物,如鐳 226、釷 232、鉀 40 和鈾 238。研究表明,這些岩石中的輻射水平通常不足以對人類造成任何健康問題,但足以使 Fe³+ 原子失去一個電子併產生那種耀眼的紫色。

那種可愛的紫色,從最淡的淡紫色到很好的深紫色和皇家色調,使紫水晶有了它的俗名。古希臘人認為它看起來很像葡萄酒,從那裡,想象力開始飛躍,使他們和羅馬人認為這種寶石也許可以用來抵禦醉酒。因此,他們將其命名為 amethystos,這是希臘通用語“不醉酒”的意思。人們會佩戴它製成的珠寶,或用它雕刻的杯子喝酒。他們很可能仍然喝醉了,但至少他們這樣做很有格調。

如果您仔細觀察紫水晶晶體,您可能會看到尖端通常比底部顏色深。我們很確定這是由於水中鐵的混合物隨著晶體的緩慢生長而變化。如果您有合適的裝置,您可以看到晶體的無色或淺色部分沒有多少鐵,而隨著您到達較暗的部分,鐵含量會增加。不過,鐵仍然不會很多——大約百萬分之十到一百。

我的摯友 Ziggy 和 Dali 給我的紫水晶晶體的底部顯示了由於鐵含量變化而導致的從透明到紫色的陰影。 來源:達娜·亨特

少量鐵會對顏色產生一些非常大的影響,具體取決於它暴露於哪種輻射以及輻射量。我們已經看到了伽馬射線對其產生的影響,但普通的紫外線也會產生影響。如果您將紫水晶置於陽光下或其他紫外線源下過久,其顏色會褪色。如果您將紫水晶暴露在熱量下,您也會看到顏色褪色。有時,您不會得到灰色或透明的晶體,而是會得到看起來很像黃水晶的鮮豔黃色。不過,這種變色龍練習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如果您可以安全地將紫水晶暴露在 X 射線下,您可以將其恢復到原來的紫色色調。這真是個不錯的把戲!

這涵蓋了這些看似普通但又出人意料的非凡晶體的基本知識。接下來,我們將參觀一個為一代又一代的埃及人和羅馬人供應華麗紫色寶石的古埃及紫水晶採石場,然後我們將前往南美洲,瞭解那些超大晶洞是如何形成的。

參考文獻:

Al-Zahrani, Jamilah (2017): 火成岩中天然放射性物質的伽馬輻射測量及其放射學併發症。《世界核科學與技術雜誌》,第 7 卷,第 03 期,第 136-144 頁

Dennen, William H. 和 Puckett, Anita M. (1972): 關於紫水晶的化學成分和顏色。《加拿大礦物學家》,第 11 卷,第 448-456 頁

美國寶石學院:紫水晶紫水晶的歷史和傳說(檢索於 2019 年 2 月 28 日)

Geology.com:紫水晶: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紫色寶石(檢索於 2019 年 2 月 28 日)

Mindat.org:紫水晶(檢索於 2019 年 2 月 28 日)

Sententiae Antiquae:紫水晶,清醒的石頭(檢索於 2019 年 2 月 28 日)

The Quartz Page:紫水晶(檢索於 2019 年 2 月 28 日)

Voudouris, P. 等人 (2013):希臘第三紀火山岩中的紫水晶產狀:礦物學和成因意義。《希臘地質學會公報》,47(1), 477-486.

Voudouris, P. 等人 (2018):希臘第三紀火山岩中的紫水晶產狀:關於其成因的礦物學、流體包裹體和氧同位素約束. 礦物 8, no. 8: 3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