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哦,我為了這個特定的增生楔主題掙扎了多久
你聽說了哪個地質概念或想法是你以前從未聽說過的(並且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讓你感到驚訝的)。
我的意思是,很多。所有發生在俯衝帶的惡作劇總是讓我震驚。 地幔中的岩石在沒有真正熔化的情況下流動,以及岩石本身就具有某種彈性的想法——我發現這令人難以置信。當我剛開始學習地質學時,我不知道溫度和壓力會對礦物質造成什麼影響。我的意思是,我知道有變質岩這種東西,但當我瞭解到更多細節時,我驚呆了。似乎每次我讀一本關於地質學的書,總會有一些新的、令人驚訝的東西。例如:在為我正在構建的世界閱讀一本關於洞穴的書時,我發現世界上有些地方有在鹽中形成的天然洞穴。我不知道會發生這種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所以,是的,我有很多選擇。但我認為最讓我震驚的是板塊構造影響氣候的想法。
這本不應該讓我感到驚訝,但它確實讓我感到驚訝。當然,我知道雨影效應——我在美國西南部長大,那裡位於內華達山脈的雨影區深處。搬到華盛頓州後,我開車幾個小時就穿過了一個戲劇性的雨影例子。這是喀斯喀特山脈的西側,靠近西雅圖
這是東側,靠近凡泰
人們啊,山脈的這一側和另一側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
所以,是的,我知道山脈對氣候有巨大的影響。我也知道你在世界上的位置很重要。例如,如果華盛頓州橫跨赤道,那將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但出於某種原因,我沒有將這個想法推演到其邏輯結論:由於板塊構造的變幻莫測,當大陸在世界各地航行時,它們會改變一切。
首先,板塊構造創造了這些對區域性和區域氣候產生如此大影響的山脈。我不是聽說過喜馬拉雅山脈可能改變了世界嗎?這一切都因為印度決定向北快速旅行,但沒有注意它要去哪裡。
隨著大陸的移動,它們會影響海洋環流。而海洋環流會影響全球氣候。你能想象如果某塊陸地偏轉了南極環流會發生什麼嗎?你不必獨自想象這一切——去玩古氣候動畫,觀看氣候變化。在地圖上看看。陸地在哪裡至關重要,而不僅僅是為了風景。
得知岩石與氣候如此密切相關,我感到震驚。當我們在學校討論全球變暖時,我們沒有談論岩石。我們談論了熱帶雨林、化石燃料和大氣氣體。有一些關於火山如何影響氣候的模糊討論,但沒有人提到德干地盾,所以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小規模的、暫時的東西。沒有人說關於實際岩石的任何事情。他們沒有談論石灰岩和其他碳酸鹽巖。沒有人費心告訴我這些岩石中儲存了多少二氧化碳,也沒有說一句話關於俯衝的碳酸鹽巖如何導致火山釋放二氧化碳。這讓我感到困惑,它確實讓我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錦上添花的是,板塊構造塑造了人類進化。真棒!
你知道我認為所有這一切最讓我驚訝的是什麼嗎?是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是如何相互關聯的,所有不同的科學學科構成了一個多麼緊密的整體。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它們分解為不同的類別,有時會忘記沒有化學、物理、生物學、水文學,就不會有地質學……而且如果沒有大量的地質學知識,你就不會了解氣候。在你意識到它只是一個更大整體的組成部分之前,你無法理解一件事。沒有什麼東西是孤立存在的。一切都息息相關。
在學校裡似乎不是這樣的。沒有人以這種方式教授它。因此,做出這些發現,看到地質學如何影響地球上的萬事萬物,一直是一個巨大的驚喜。不僅如此:還是一種樂趣。它真美味。
我迫不及待地想迎接下一個驚喜。
(本文的早期版本首次出現在En Tequila Es Verd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