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運動!完整序列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您知道可以用食物來說明地質學嗎?這是真的!而且美味。幾乎每種食物都可以被徵用來服務於教育——你唯一的限制是你的想象力和你想要說明的概念。有些食物比其他食物更適合特定的地質過程。

事實證明,奧利奧®非常適合板塊構造學。您可能在網際網路上的某個地方遇到過俄勒岡州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鮑勃·莉莉的傑出奧利奧構造圖。如果沒有,請點選連結並瀏覽一下再繼續。沒關係。我們和(大多數)奧利奧仍然會在這裡。

好的。所以這使得板塊構造學的基本原理很容易理解,不是嗎?你可以看到板塊是如何移動的,以及不同型別的板塊邊界是什麼樣的。但有些人永遠不會滿足。有些人*咳嗽克里斯·克拉克咳嗽*要求一個造山運動。好吧,既然櫥櫃裡有一袋未食用的奧利奧,而且我也有一些空閒時間,我可以輕易地滿足他們。但我把完整的序列留給了羅塞塔石碑部落格,因為它在這裡變得有點太嚴肅了,我們需要提醒大家,地質學可以是有趣的(而且美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那麼,造山運動。Orogen,造山運動……奇怪的詞,是吧?聽起來簡直有點汙。也許這對你來說都是希臘語。那是因為它確實是希臘語,或者至少是希臘語的科學變體。科學家們像匯聚板塊邊界(參見鮑勃·莉莉的B)一樣,將兩個詞組合在一起:oros,意思是“山”,genesis,意思是“起源”。與你每次在地質文獻中看到“造山運動”時可能想到的相當不正經的詞的起源大相徑庭。

所以現在我們有了這個詞,基本上它的意思是造山。這就是地球如何造山的

1. 兩個板塊匯聚。

2. 板塊碰撞!

這是一個大陸與大陸的碰撞,就像形成阿爾卑斯山的那種。當非洲板塊推入歐洲板塊時,地殼開始在所有壓力下彎曲、褶皺和斷裂。這就是小山誕生的方式之一。

3. 板塊繼續匯聚,造山。

 

其中一些山脈上升到驚人的高度,如喜馬拉雅山脈。有些山脈比較適中,但阿爾卑斯山脈也不遜色。所以我們將讓我們的造山運動高聳而起。

4. 山脈生長。

這就是為什麼你最終會在數千英尺的地方看到貝殼。列奧納多·達·芬奇,以及許多其他傑出的科學家,都對這些貝殼著迷——但直到板塊構造學誕生,我們才清楚地瞭解是什麼把海洋貝殼帶到那裡。

關於阿爾卑斯山的一個有趣之處是,在某些地方,劇烈的逆衝(請把心思從齷齪的地方拉回來,各位)已經完全顛倒了一些地層。老的東西最終在上面(別鬧了!),年輕的東西在下面(你真是沒救了)。

5. 倒轉地層。

不,說真的,這發生了,我只是把兩個奧利奧推到一起。看到最終在上面的那一點點夾心了嗎?真是對造山運動中作用力的絕佳說明!

所以,這裡面還有很多東西——我有一本關於山地地貌學的書,多年前我讀它的時候,它讓我的大腦很疼。山脈是很複雜的東西。但是建造它們的基本力量相當簡單:碰撞的板塊。你在俯衝帶得到造山帶,你在大陸碰撞中也得到它們。我們可以透過數百萬年的水、風和重力將山脈夷為平地後留下的岩石型別來判斷舊造山運動發生在哪裡。它們是很神奇的東西。而且,景色壯麗。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造山帶。

比奧利奧更雄偉、更白雪皚皚,不是嗎?雖然不太好吃。絕對很難蘸牛奶。

在甜點地質學的結尾,我把我各種各樣的造山運動彙集在一個泛造山運動中。

那構成了一條不錯的山脈帶。如果我有一個教室和學生,我可能會在盤子裡放一些這些東西,讓他們繪製地圖,尋找逆衝斷層和倒轉地層等等。如果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您非常歡迎盜用這個想法、我的照片(但不是鮑勃的照片——您應該問他)、甚至是我那尖酸刻薄的幽默感。祝您在不可避免的雙關語中好運。帶上牛奶來代表地幔——將您的造山運動浸入其中應該很好地說明俯衝作用。並提醒每個人在食用他們的地質模型後刷牙。

玩得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