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山大壩:妙趣橫生!

泥山大壩是一座引人入勝、打破紀錄的土壩,而且就在通往我們最喜歡的火山之一的路上!

達娜·亨特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通常,當我去雷尼爾山時,沒有時間分心。這很遺憾,因為自從幾年前發現泥山大壩以來,我就一直想去看看。每次,我都計劃順道拜訪,但每次都未能成行。直到現在。

看!

Image shows the upstream side of an earthen dam in a forested canyon. The dam actually looks like a small, triangular hill with the base at the top. A dirt road zig-zags up the middle. There is a concrete tower visible on the right.
泥山大壩。圖片來源:達娜·亨特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次雷尼爾山之旅看起來並不樂觀。經歷了整整一週的酷熱之後,天氣轉變成了太平洋西北地區的天氣。我們本來打算週日去,但天氣預報變成了陣雪。下雪。我不打算開著本田思域在火山上遇到雪。所以我和梅雷迪思改變了計劃,將行程提前到週六,並決定走一步看一步。我們不認為我們會看到任何火山,但在雷尼爾山腳下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嘿,既然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在慶祝其百年誕辰,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免費進入,所以如果這次旅行變成一次空跑,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的願望清單上又有了泥山大壩,但由於我們悠閒地出發並停下來享用了正餐,我改變了主意。我想帶梅雷迪思去朗邁爾享受一些熱氣騰騰的溫泉,而且由於我們是從北方來的,這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是當我們經過泥山大壩的路標時,我決定管他呢。我們要試一試。我不記得它離高速公路有多遠了,但心想如果太遠我們就掉頭。

其實不遠。只有 2.1 英里。而且它比預期的還要有趣得多:這裡有一個巨大的娛樂區,配備了遊樂場、野餐區和一個帶蘑菇淋浴的戲水池。而且這一切都是完全免費的!

Image shows an expanse of browning lawn with a tree to the left. In the distance, there's a children's play area with slides and swings, and to the center right is a wading pool with a tall green mushroom-shaped structure raining water down.
泥山大壩的遊樂區和戲水池。圖片來源:達娜·亨特
 

這裡將是攜帶野餐午餐和所有孩子,在前往雷尼爾山之前補充能量的好地方。但你也可以很容易地在這裡度過一整天。除了為孩子們準備的所有遊樂區外,還有大約十英里的徒步小徑。這裡真是太棒了!

我們徑直前往大壩的觀景區,因為那是我們來的全部目的。這裡有一個非常好的無障礙設施,帶有屋頂、資訊標誌,可以欣賞到白河和泥山大壩的景色。不幸的是,在陰雲籠罩下,峽谷和大壩顯得有些陰暗,而且通往較低觀景區的路上有黃蜂,所以我們沒有看到我想看的那麼多。我會回去的,欣賞到更好的景色,然後我們將真正深入研究這個地方的地質和工程。在這裡,我們只介紹重點。

所以,在這裡建壩的全部意義在於防洪。但是沒有水庫。這是上游側,白河穿過山谷流淌。

Image shows a low valley with a braided river flowing through the bottom. There are mountains on the horizon. More is described in the text.
白河。圖片來源:達娜·亨特
 

看起來好像水庫經常注滿水,以至於樹木無法生長,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你看到左邊的滑坡疤痕了嗎?我希望下次能仔細看看,我們會討論的。在所有樹木覆蓋之前,它揭示了當地地質的良好切面。這裡是洪水時水會迴流的地方,但只在那裡停留很短的時間。洪水透過大壩中的隧道以受控的釋放方式流出,然後又回到正常的河道。當它被蓄積時,臨時湖泊被稱為泥山湖。

在觀察平臺的另一側,你可以欣賞到泥山大壩的壯麗景色。

Image is zoomed out to show the dam and its tower nestled in a canyon, which is barely visible because of the trees and bushes.
峽谷中舒適的泥山大壩。圖片來源:達娜·亨特
 

這座不起眼的小型土方壩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432 英尺對於僅由壓實的沙子、粘土、礫石和冰磧物組成,覆蓋著碎石並用巨大的採石塊完成的東西來說,聽起來確實很多。我的意思是,它基本上只是一大堆瓦礫。但自建成以來,它一直保持良好。它始建於 1939 年,但隨後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 1940 年代後期才完工。它在 1990 年需要一個混凝土防滲牆(滲流屏障)來阻止侵蝕。那是另一個世界紀錄——防滲牆深 402.6 英尺。對於一個相當不起眼的結構來說,有兩個記錄!當然,我最喜歡它的地方是通往頂部的之字形道路,這使它看起來與我所知道的所有其他大壩都大不相同。

它被放置在河流切割安山集塊巖形成的峽谷中。我將不得不做一些研究來確定該地區的地質情況——集塊巖現在通常指在爆炸性噴發中形成的岩石,但考慮到它是在 1930 年代鑽探的,他們可能使用的是較舊的定義。無論它們是在噴發中形成,還是在更平靜的碎屑流中形成,它們仍然非常有趣。入口處的觀景點展示了該物質的岩心鑽孔。它們看起來像一大塊混凝土,直到你仔細觀察。

Image shows a short, wide, dark-gray cylinder sitting on the ground beside a paved path. Its mossy and weathered, but if you look closely, you can see some very large clasts along with many smaller ones.
安山集塊巖巖心鑽孔。圖片來源:達娜·亨特
 

所以,事情是這樣的:這些鑽孔是為了讓人把地質學家用燈放下去,繪製岩石單元的地質圖,並尋找任何可能損害大壩的斷層或其他缺陷。這些東西看起來有點大,是的,但它們的直徑只有 34 英寸!當你有工作要做時,這是一個很小的空間。

但看看這些紋理。真美味。

Image shows tightly-packed clasts within a coarse matrix of volcanic fragments. Everything is a dark gray andesite. There are groove marks from the drill.
其中一個岩心鑽孔的特寫鏡頭。圖片來源:達娜·亨特
 

我的朋友們,這些很可能都是火山彈。太美味了!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資訊,並希望下次能把鼻子貼在河峽谷的基岩上。

這就是泥山大壩的大概情況。但為什麼叫泥山呢?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名字。我真希望我有一張泥山的照片給你看,因為它實際上是一個外觀精美的地形特徵,根本不像一個又大又髒的泥堆。觀景點的資訊標誌告訴我們,它因雷尼爾山的泥石流堆積而得名,並且它是由冰川重新塑造沉積物,堆積並壓實成一座像樣山脈而形成的。我將不得不研究一下,看看是否還有更多故事——如果它是由冰川活動形成的,那很可能是一個科迪勒拉冰蓋的故事,而且我敢打賭,它的核心不僅僅是一堆火山泥流。不過,這實際上不是壞材料——這種東西可能像混凝土一樣堅硬。

所有這些,我們甚至還沒有進入國家公園!如果你沒有錢支付費用,這裡是一個非常棒的去處。你可以講述很多關於雷尼爾山地質和水文的故事,而無需踏足其上。這裡是每個人都可以輕鬆接觸到這些故事的地方之一。如果天氣非常炎熱,你可以一邊思考這些故事,一邊坐在非常令人愉快的小水池裡,享受蘑菇瀑布!

別忘了停下來欣賞倒掛金鐘,也稱為燈籠海棠。

Image shows red fuschias with pale pink outer petals.
倒掛金鐘!圖片來源:達娜·亨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