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五千年來,人類一直為鑽石這種地球上最堅硬的天然物質所著迷。在埃及,它們被融入象徵太陽的安卡中。古代印度的民眾認為鑽石一定是閃電創造的,並且會吸引閃電;他們還期望這種石頭能夠避開危險(這種信念與閃電吸引器的說法有些矛盾)。希臘人和羅馬人認為這種石頭更加神聖,將其視為眾神的眼淚。更富有詩意的是,他們還認為這些寶石可能是隕落星辰的碎片。在不同的時期,人們認為鑽石能夠賦予人無敵的力量、治癒疾病以及鞏固浪漫愛情。
鑽石的真相幾乎和所有這些信念一樣非凡。它們是由生命本身的物質構成的:碳。它們極其堅硬,可以承受足夠的壓力來再現它們誕生的極端條件;然而,在適當的熱量和氧氣結合下,它們會化為二氧化碳消失。它們只在地球上少數幾個地方自然形成:大陸克拉通深處,或隕石撞擊的衝擊中。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有數十億年的歷史,我們甚至不確定它們是否仍在今天的地殼下形成。而且,它們是透過我們星球歷史上一些最奇異的噴發而被帶到地球表面的。
普通的火山是做不到的。大多數火山根基太淺,無法到達深處,即大陸地殼下約 150 公里處,鑽石形成的地方。即使它們能夠到達,它們的岩漿也太熱、氧氣太充足、速度太慢,無法成功地將鑽石帶到地表。你需要一種超鎂鐵質岩漿,比玄武岩更基性。它必須有點冷(對於深埋、富含鐵和鎂的岩漿來說),不超過約 1300°C。它必須含有高比例的揮發物,如水或二氧化碳,以便將物質推進到地表。而且,它需要以人類從未見過的噴發方式移動,以便將鑽石從其起源的深處掃到地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地球上只有三種岩漿可以做到這一點,至少我們目前已經確定了:金伯利岩、鉀鎂煌斑岩和煌斑岩。它們都是超基性的。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都以非常奇怪的方式噴發。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尤其喜歡在克拉通內部和附近衝破古老而寒冷的地殼,在衝向地表的過程中消耗大量能量,然後在短暫而小規模但非常劇烈的噴發中卸下它們的貨物。埃裡克·克萊梅蒂出色地描述了金伯利岩火山是如何噴發的。我找不到關於鉀鎂煌斑岩的類似資源,所以我正在閱讀有關它們的資料,並將很快釋出一篇關於它們的文章。
大多數含有含鑽石岩石的火山都很古老,但搭乘它們的鑽石要古老得多。絕大多數鑽石都有一到三十億年的歷史。因此,如果有人送你一顆天然鑽石,當你欣賞它的光芒時,請驚歎這顆小石頭見證的漫長歲月。
它們可能不是眾神的眼淚(儘管在合適的條件下,它們會像眼淚一樣蒸發)或星辰的碎片(儘管一些恆星可能由它們構成),但無論如何它們都是非凡的小石頭。它們擁有豐富而複雜的歷史,以及充滿事件的旅程,非常值得花一天的時間來閱讀。請檢視下面的連結。
對於那些不夠富有買不起鑽石的人:請記住,立方氧化鋯同樣閃耀,並且很樂意作為替代品。
參考文獻和延伸閱讀:
鑽石的地質學
鑽石!(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涵蓋了所有方面)
理解鑽石地質學方面的最新進展(更技術性,但仍然很精彩)
噴出鑽石的瘋狂噴發(有史以來關於金伯利岩噴發的最佳文章)
鑽石的神話
人類鑽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