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觀看了
漢密爾頓頒獎典禮 託尼獎,我很高興在《女服務生》的表演中看到了一些數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影片中大約1:30標記之後,服務員和女服務員用他們的餡餅做了一個可愛的旋轉技巧。我不知道編舞者是否有意為之,但它是對一種叫做“盤子戲法”、“狄拉克帶戲法”、“巴厘島杯子戲法”或幾個其他生動暱稱之一的技巧的說明。為了紀念它在這個節目中的出現,我將稱之為“餡餅戲法”。讓我們再看一遍。
影片來自CBS,在gifs.com上製作成gif動畫。
餡餅戲法的核心——或者說是餡料——表明,有時旋轉360°不足以回到起點。你需要720°。這個想法——即做同一件事兩次與什麼都不做相同——不僅出現在數學中,也以電子自旋等形式出現在物理學中。
正如馬克·斯塔利在一篇解釋這個戲法的論文中寫道,它“可能會讓學生懷疑是否真正理解了四元數和旋量,或者這個戲法只是一個有趣的類比。” 昨天花了幾個小時思考(和用手腕嘗試)之後,我認為這個戲法很有幫助,但它獎勵的是長時間的思考,而不是立即揭示其秘密。
我第一次聽說餡餅戲法是用來證明SO(3)的基本群是非平凡的一種方法。讓我們來解釋一下。SO(3),即3維特殊正交群的縮寫,是固定一箇中心點的3維空間旋轉的集合。一個空間的基本群是該空間中本質上不同的環路的集合——如果你可以將其中一個環路擺動成另一個環路,它們就是相同的環路。只有那些不能相互擺動的環路,從基本群的角度來看才是真正不同的環路。
這就是它真正變得抽象的地方。SO(3)基本群的一個元素是SO(3)中的一個環路。這個環路是SO(3)中的一組點。但是SO(3)中的點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空間中的點——每個“點”實際上是一個旋轉。這就是餡餅戲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地方。
在餡餅戲法中,你手的方向——手掌朝向哪個方向以及手指指向哪個方向——代表SO(3)中的一個旋轉。出於解剖學原因,手在戲法過程中在空間中向上、向下和周圍移動,但對於我們的目的而言,這些運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手的方向。在餡餅戲法中,手水平旋轉360°,始終保持手掌向上。這時,手肘會笨拙地向上指。然後手繼續朝同一方向再旋轉360°,突然手肘又恢復到中立位置。如果你在做餡餅戲法時拍了很多你手的照片,那麼你手中照片的方向將是SO(3)中的一條路徑。
在餡餅戲法進行到一半時,你的手與開始時的方向完全相同,或者,用旋轉的術語來說,你回到了SO(3)中你開始時的點。這意味著你的手臂到達那裡的過程是SO(3)中的一個環路——起點和終點相同的路徑。然而,你手肘的扭曲表明,你到達那裡的路徑是非平凡的。
有關餡餅戲法如何運作以及其全部含義的更多資訊,請參閱維基百科文章,其中有一些解釋並連結到更多資源。在Youtube上搜索Dirac belt可以找到更多關於該戲法的演示和解釋。我特別喜歡這位物理系學生的演示,她先用一杯水,然後用她的辮子。
我覺得在我真正理解餡餅戲法與3維空間旋轉以及更抽象空間之間的聯絡之前,我還有一些思考要做,但我需要休息一會兒。我的胳膊痠痛,而且所有關於餡餅的事情都讓我餓了。
感謝我在猶他大學的數學家朋友丹尼爾·斯圖登蒙德,幾年前在午餐時向我展示了這個戲法,並在本週早些時候幫助我記起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