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有一種短語,或者說一種型別的短語,會讓我立刻感覺自己好像跌入了仙境或其他顛倒的夢境。“X比Y少n倍”是基本形式,其中X和Y是可以比較的量,而n是某個數字,通常(但不總是)是整數。
最近,我在一篇文章中遇到了它,該文章指出西班牙的孕產婦死亡率比美國低五倍。我不想單獨挑剔那篇文章,既因為我不想輕視孕產婦死亡的問題,也因為我到處都能看到類似的短語。實際能源需求增長比杜克能源公司的估計低三倍。石墨烯紙比鋼輕六倍。免疫性移植物排斥的相對風險比DSEK低15倍(不管那是什麼意思)。YouTube在Chrome上的執行速度比在Firefox上慢五倍。當我讀到這些短語之一時,我幾乎能感覺到我的大腦像一個失敗的移植一樣拒絕它,也許是使用了DSEK而不是免疫移植物。(我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請參閱語言日誌上的這篇文章。)
“多三倍”是另一個會引起困惑的數字短語,但我認為它更容易解釋和解決。有些人說“多三倍”時指的是“三倍那麼多”,而有些人指的是“四倍那麼多”。它應該是什麼意思?假設A的值為x。如果B比A多三倍,那麼,至少像我這樣的書呆子看來,表示式3x+x應該代表句子“B比A多三倍”。所以我傾向於認為,如果B比A多三倍,那麼B就是A的四倍。但是為了避免歧義,請使用“三倍那麼多”或“四倍那麼多”,這取決於你的意思,這樣就沒問題了。但是“少三倍”的結構更令人費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我說“X是Y的三倍”時,我們可以假設我們對X和Y都使用了一個度量單位。如果我們用X擁有的單位數除以Y擁有的單位數,我們得到數字3。但是對於“X比Y少三倍”,同樣的事情不會發生。我們不會把單位看作是描述我們擁有多少東西的量,而是多少。以石墨烯為例。鋼的重量是石墨烯紙的六倍(或七倍,取決於解釋,而且無論如何密度可能是更好的思考單位,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但是為了描述石墨烯紙具有鋼的某些單位值的六倍,正如“石墨烯紙比鋼輕六倍”這句話所暗示的那樣,我們必須考慮重量的倒數,這是一個沒有直觀意義的單位。
我寫這篇文章很困難,不僅因為當我想到“少三倍”時我的大腦一直關閉,而且因為“和...一樣多”/“比...多”的歧義對於“比...少”來說不容易解決。事實上,試圖解決這種歧義指出了“比...少三倍”的措辭的荒謬性。“石墨烯紙比鋼輕六倍”對我來說聽起來很奇怪。
“X比Y少三倍”,應該是與“Y比X多三倍”描述相同關係的方式。“Y比X多三倍”意味著如果X是某個單位的100,那麼Y是該單位的400(3X+X)。但是如果我看到短語“X比Y少三倍”,並且我知道Y是100,我不會自然地認為X是25,而是大約33。要求人們先提出數字三,然後要求他們除以四,這太過分了!(要求人們用“X多三倍”的措辭來做這件事也有點不公平,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三倍那麼多”,但我跑題了。)我認為使用“X比Y少三倍”這個短語的人通常是指3X=Y,而不是3X+X=Y,所以情況更糟:最有可能的字面解釋會導致對所涉及數字的不正確理解。如果我們討論的是非常大的差異,例如“X比Y少一千倍”,那麼誤解可以忽略不計,或者無論如何都會被吸收到舍入誤差中,但對於較小的數字,例如“X比Y少三倍”,差異可能相當顯著。
當我第一次注意到我對這種型別的短語的負面反應時,我以為我只需要仔細思考這些情況,但我得出的結論是,我的拒絕是完全有道理的。請停止寫“比...少三倍”或“比...輕六倍”或“比...薄二十倍”。想想你們長期受苦的、字面意思的數學作家朋友,重寫一下!“鋼的重量是石墨烯紙的六倍”。謝謝。現在我可以繼續我的一天,而不用煩人的大腦重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