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月早些時候,《新科學家》報道,期刊《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出版物》可能很快會接受望月新一的文章,聲稱解決了 abc 猜想。望月新一在五年前首次宣佈證明了這個數論猜想。從那時起,數學家們一直感到困惑。一些數論學家閱讀了證明,並表示它是正確的,但有些人認為望月新一的論證不夠清晰,無法讓他們評估,也沒有充分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這幾乎就像一旦數學家理解了這個證明,他們就註定永遠無法向其他人解釋它。這是一個低成本的亞瑟王傳奇:高文爵士和無法溝通的證明。引起如此大轟動的猜想是什麼?
數論以提出容易陳述但難以證明的問題而聞名。以孿生素數猜想為例,該猜想指出存在無限多個素數,它們之間僅相差 2,例如 3 和 5,或 11 和 13。儘管 張益唐在 2012 年朝著證明它邁出了重要一步,表明存在無限多個素數,它們之間相差 7000 萬(這個差距後來縮小到 246),但完整的猜想仍然未解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深遠的故事的未來。
費馬大定理是數學中最著名的結果之一,它指出對於大於 2 的整數 n,方程 an+bn=cn 沒有整數、非零解 a、b 和 c。雖然理解它不需要太多解開,但在費馬在他的書的頁邊空白處潦草寫下他的主張與安德魯·懷爾斯成功解決這個問題之間,已經過去了 350 多年。
abc 猜想不像那些容易陳述但難以證明的問題。它很難證明,但也很難陳述。它不像證明那麼難陳述,但它不像孿生素數或費馬大定理那樣容易脫口而出。
歸根結底,abc 猜想的宏大而深刻的思想是,兩個整數的因數與它們和的因數之間存在關係。乍一看,這很奇怪。瞭解 4 和 11 的因數如何告訴我們關於 15 的因數的資訊?7 和 8 會告訴我們相同的事情還是不同的事情?為什麼乘法和加法應該彼此有任何關係呢?
為了在更細粒度的層面上理解 abc 猜想,我們從兩個沒有公因數的整數 a 和 b 開始。(素數是僅有的因數是 1 和它本身的數字。為了方便起見,1 本身不被認為是素數。)我們還考慮它們的和 a+b=c。三元組 (4,11,15) 和 (7,8,15) 都是允許的,但 (5,10,15) 和 (6,9,15) 則不允許,因為它們有公因數。
abc 猜想關注一個稱為整數的根基 (radical) 的量,對於數字 n,表示為 rad(n)。它是所有除整數的不同的素數的乘積。因此,數字 2、4、8、16 等都具有相同的根基,即 2,因為 2 是它們唯一的素因數。數字 60 是 22×3×5,因此 rad(60)=2×3×5=30。
我們將關注 rad(abc)。如果你開始玩一些例子,你會發現如果 a+b=c 且 a、b 和 c 沒有公因數,數字 c 通常小於 rad(abc)。例如,對於數字 4、11 和 15,我們有 15
它並非總是有效。例如,5+27=32。27 是 3 的冪,32 是 2 的冪,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計算 rad(5×27×32)。它是 5×3×2,即 30,剛好低於 32。對於更大的例子,考慮 1、4095 和 4096。4096 是 2 的冪——準確地說是 212。分解 4095 需要更多的工作,但最終結果是 32×5×7×13,因此 rad(1×4095×4096)=2×3×5×7×13=2730。
c
三元組 (5,27,32) 的質量相當低,略低於 1.02。三元組 (1,8,9) 的質量更高;rad(72)=6,你必須將 6 提高到大約 1.23 次冪才能得到大於 9 的數。
在開始這篇文章 900 個字後,我們終於可以陳述 abc 猜想:對於任何大於 0 的數字 ε,只有有限多個三元組,使得 c>rad(abc)1+ε。因此,如果我們取 ε=0.02,對於 1.02 的質量,三元組 (5,27,32) 不算數,但 (1,8,9) 算數。另一種說法是,如果我們設定一個嚴格大於 1 的任何給定數字的質量閾值,只有有限多個三元組會超過它。*(還有一些其他等效的表述,但我們在此不贅述。)
我們已經瞭解了 abc 猜想是什麼,但尚不清楚它為什麼是這樣。當然,我們可以問對於給定的 ε,是否存在有限多個或無限多個三元組,使得 c>rad(abc)1+ε,但世界上為什麼會有人想問這個問題呢?
我沒有太多數論背景,所以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例子,開始理解根基的概念和猜想本身。我想理解 rad(abc) 衡量的是什麼,以及 abc 命中在質量上意味著什麼。正如我們提到的,最初的兩個命中是 (1,8,9) 和 (5,27,32)。在每種情況下,我們都有兩個完美的冪(不同素數的冪;8=23 vs. 9=32 和 27=33 vs. 32=25),它們非常接近彼此。**
但 abc 命中不必是那樣的。我們也有 (1,48,49) 和 (1,4095,4096)。在這些情況下,48 和 4095 不是一個素數的完美冪,但它們確實具有相當小的素因數和重複因數:48=24×3,而 4095=32×5×7×13,正如我們之前看到的。我得出的結論是,以一種印象派的方式,我們試圖找到恰好彼此接近的數字(也就是說,三個數字中最小的數字通常比最大的兩個數字小得多),並且它們本身或可被素數的大冪整除。
在反思了一些 abc 命中之後,我開始理解 abc 猜想如何與其他數論問題相關。例如,我們可以回到費馬大定理,即關於方程 an+bn=cn 的那個定理。它說一個數的 n 次冪永遠不會相差 n 次冪。但是它們可能接近於相差 n 次冪,或者它們可能相差某個不同數字 m 的 m 次冪嗎?我們可以詢問類似的方程:an-bm=1 或 an+bn=5cn。** 有許多、許多方法可以改變這些和類似的方程,它們被收集在 丟番圖方程 的總稱下,而 abc 猜想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最終解決了這些丟番圖方程有多少個整數解以及如何解的問題。
數學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全理解和驗證或找到望月新一所聲稱的 abc 猜想證明中的缺陷尚不清楚,但我希望在這次巡視之後,猜想本身會更有意義,如果您願意,您可以開始自己玩一些高質量的 abc 命中。
*這句話已更新以使其更清晰。感謝 Twitter 關注者指出了原始句子的錯誤。
**這些句子已更正。感謝 Twitter 關注者指出了我的錯誤。
關於 abc 猜想已經有很多著作。如果您想閱讀更多相關內容,以下是一些我推薦的連結。
布萊恩·海耶斯在他的部落格 bit-player 上多次撰寫關於 abc 猜想的文章: 像 abc 一樣簡單 abc 遊戲 ABC 和 FLT
巴特·德·斯米特有一個關於 abc 命中的頁面,包括最小的 418 個示例表和一個連結,連結到由小於 18 位數字的整陣列成的所有三元組。
對於那些具有紮實數學背景的人,安德魯·格蘭維爾在 2002 年撰寫了關於 abc 猜想如何與其他數論重要定理相關的文章。
有關證明的當前狀態以及圍繞它的爭議的資訊,請閱讀來自 Persiflage 和 Not Even Wrong 的這些帖子(及其活躍的評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