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在 Facebook 上公開你的新年決心嗎?

既然你已經為 2014 年設定了困難的、具體的且可實現的新年決心,你是否應該告訴別人你的計劃呢?在更新你的 Facebook 狀態,宣佈你打算減肥 15 磅、跑馬拉松或發表 20 篇論文之前,你應該考慮一下你向全世界宣告你的計劃的原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既然你已經為 2014 年設定了 困難的、具體的且可實現的 新年決心,你是否應該告訴別人你的計劃呢?

在更新你的 Facebook 狀態,宣佈你打算減肥 15 磅、跑馬拉松或發表 20 篇論文之前,你應該考慮一下你向全世界宣告你的計劃的原因。如果你以錯誤的方式看待這種公開承諾,你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根據可以追溯到 1933 年的研究,分享你追求目標的意圖實際上可能使你更不可能去追求這些目標。在過去 80 年中被成功複製數十次的研究中,那些將目標保密的人比那些向世界公開計劃的人更有可能成功實現目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你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與他人分享你的意圖可能會產生一種朝著目標前進的感覺,即使你實際上還沒有做任何事情。舉個好例子,想象一下你決定跑馬拉松。一旦你開始告訴所有的朋友和家人這個目標,在 Facebook 上“點贊”相關的頁面,並更新你的狀態以表明你的訓練計劃,你就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跑馬拉松的人”的公眾形象。為你自己創造這種所謂的“社會現實”可以被認為是你在通往你的更高層次(或更廣泛/更大)目標...即實際比賽的途中完成的一個子目標。如果你將這種公開承諾概念化為一種目標進展的形式,你實際上可能會變得更不願意去追求其他目標(比如實際訓練),因為這會讓你感覺好像你已經“做得足夠多了”。

然而,儘管這項研究很有說服力,但這似乎與一些人的實際經驗相沖突。關於這項工作的文章的評論區充斥著不真正相信這些發現的人,因為他們的個人經驗表明,在與他人分享他們的意圖後,他們對某些目標的動力大大增加。雖然軼事肯定不是資料,但假設每一種與他人分享你的目標的情況都是有害的,這似乎有點過於簡單化,不是嗎?即使這些發現本身已經過徹底的測試,並且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了其有效性?

這就是其他領域的研究可能有所幫助的地方。

在目標追求領域之外,關於態度的研究也考察了公開承諾對抵抗說服的影響。在一項研究中,公開宣告他們對某個問題的立場的人隨後報告說,他們對最初的態度感到更加自信,認為這些問題本身更重要,並且更抵制研究人員後來試圖改變這些態度的嘗試。這與更廣泛的抵抗說服文獻非常吻合,該文獻表明,公開承諾一種態度與抵抗說服始終存在正相關關係。你越是公開承諾一種態度,你就越能抵抗任何改變它的企圖,這主要是由於自信心和感知到的重要性/中心性的增加。

再次強調,抵抗說服和成功追求目標不是同一件事。但是,這些文獻仍然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重要的線索,說明為什麼公開宣告你的目標有時會奏效,有時會適得其反:這就是承諾與進展的概念。

大多數顯示公開宣告你的意圖對後續目標追求產生負面影響的文獻都圍繞著這樣一種觀點,即公開將自己與這些目標聯絡起來意味著某種進展。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理解這種公開承諾的方式;讓你的朋友和家人知道你打算跑馬拉松意味著你在實際完成這個目標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這意味著你可以減少你的努力。然而,你也可以將你的公開宣告視為目標承諾的標誌,而不是目標進展的標誌。

芝加哥大學 Ayelet Fishbach 及其同事的研究考察了成功完成子目標(例如在 Facebook 或 Twitter 上公開承諾一個目標)對隨後追求其他子目標的影響,這些子目標都是為了一個單一的、更高層次的目標(例如,實際訓練和跑馬拉松)服務的。

他們的發現是,當人們將他們在子目標上的成功概念化為一種進展形式時,他們不太可能追求總體目標,因為完成的子目標被視為其他子目標的可接受的“替代品”。這與 Peter Gollwitzer 及其同事提出的一個觀點相符,該觀點認為,如果人們將這種承諾行為視為追求其他實際上更有幫助的子目標的可接受的替代品,那麼公開承諾可能會破壞更高層次的目標進展。另一方面,當人們將他們在子目標上的成功概念化為一種承諾而不是進展的形式時,他們實際上更有可能追求總體目標,因為其他子目標被視為與他/她已經公開承諾的人格互補且一致。這與我們從抵抗說服文獻中瞭解到的情況相符;一般來說,你對一種態度(或一個目標)越是承諾、負責和確定,你就越有可能堅持它(或追求它)。如果說人們真正討厭什麼,那就是看起來像個反覆無常的人。

因此,在更新你的狀態或發推文談論你的 2014 年新年決心之前,請考慮一下你是否將其概念化為一種進展行為還是一種承諾行為。如果你已經向全世界發推文談論你註冊了五月份的馬拉松,請不要擔心!只要確保你將你的狀態視為讓你承諾了這個目標——並且不要犯這樣的錯誤,認為 Facebook 狀態更新可以彌補馬拉松來臨前一個月錯過的訓練。


Mahler, W. (1933). Ersatzhandlungen verschiedenen Realitatsgrades. 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18, 27–89.

Gollwitzer, P., Sheeran, P., Michalski, V., & Seifert, A. (2009). When Intentions Go Public: Does Social Reality Widen the Intention-Behavior Gap?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5), 612-618 DOI: 10.1111/j.1467-9280.2009.02336.x

Hollenbeck, J. R., Williams, C. R., & Klein, H. J. (1989).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ntecedents of commitment to difficult goal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4, 18-23

Gopinath, M., & Nyer, P. (2009).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itment on resistance to persuasion: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 certainty, issue importance, susceptibility to normative influence, preference for consistency and source proxim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6 (1), 60-68 DOI: 10.1016/j.ijresmar.2008.08.003

Fishbach, A., Dhar, R., & Zhang, Y. (2006). Subgoals as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The role of goal acces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2), 232-242 DOI: 10.1037/0022-3514.91.2.232

電腦影像在公共領域,來自 維基共享資源(使用者:Fleshgrinder)

跑步者象形圖在公共領域,來自 維基共享資源(使用者:Parutakupiu 和 Thadius856)。

Facebook “不喜歡”特色影像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許可下提供,來自 維基共享資源(使用者:LMFAO)

這篇文章最初於 2013 年 1 月 2 日釋出在我的舊 PsySociety WordPress 部落格上。你可以點選左側的“來自檔案”圖示檢視原始帖子。

Melanie Tannenbaum i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Bay Area.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2015, where her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science of persuasion and motivation regarding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 For more info, see her personal website.

More by Melanie Tannenba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