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4 年設定 SMART 目標!

隨著新年的臨近,許多人將帶著他們計劃實現的長長的新年決心清單邁入 2014 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最初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新年的臨近,許多人將帶著他們計劃實現的長長的新年決心清單邁入 2014 年。然而,即使我們都認為自己的目標特別重要和有意義,但有些新年決心會比其他的好。事實上,關於目標的心理學研究可以提示我們哪些新年決心更有可能成功,哪些可能會在雪融化之前就以失敗告終。

設定 SMART 目標

一項重要的目標理論指出,你的目標可能位於兩個可能的譜系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首先,你可以選擇“容易”的目標,也可以選擇“困難”的目標。 例如,如果您正在考慮設定目標來幫助您增強體能,那麼“容易”的目標可能包括每週散步一次或走樓梯而不是乘電梯。“困難”的目標可能包括馬拉松訓練或堅持每日鍛鍊。

其次,你可以選擇“模糊”的目標,也可以選擇“具體”的目標。 繼續以健身為例,“具體”的目標將包括您想要完成的目標的明確指導方針(例如,“1 個月內減掉 5 磅”或“10 分鐘內跑完 1 英里”)。“模糊”的目標包括“盡力而為”或“塑形”等一般性的勸告,沒有直接的方法來確定您是否真的實現了您的目標;您可以很容易地檢視體重秤或秒錶來確定您是否減掉了 5 磅或跑了 9 分 59 秒的英里,但沒有明確的方法真正知道您是否真的“盡了最大努力”或成功“塑形”。

根據研究人員 Locke 和 Latham 的說法,您能設定的最具有激勵性的目標是困難且具體的;這些目標往往比過於容易或過於模糊的目標更有效。一些支持者甚至使用首字母縮略詞“SMART”來表示該理論關於最佳目標設定的觀點。

SMT 這三個字母本質上都在表達同一個意思:最好設定具有明確定義、可以衡量進度、並具有明確目標執行時間表的目標。例如,“1 個月內減掉 5 磅”比“塑形”(不夠具體)、“減肥”(不夠可衡量)或“減掉 5 磅”(沒有時間限制)更能成功地激勵您。同樣,“這學期獲得 4.0 的績點”自然會比“在學校表現良好”或“取得好成績”更具激勵性。

AR 這兩個字母指的是另一個重要的規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是理想的,但它們仍然需要是現實的。過於容易的目標會變得無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失去您的興趣和投入;然而,過於困難以至於無法實現的目標同樣會讓人失去動力。因此,如果您一生中從未跑完一英里,那麼訓練 5 公里可能比全程馬拉松更好。同樣,如果數學不是您的強項,您可能不希望將目標定為在微積分中獲得 A+。在每次考試中獲得 80% 或更高的分數仍然具有挑戰性,但可能更現實且可實現。

如果您仍在嘗試制定 2014 年的新年決心,請確保將目光集中在既有挑戰性又可實現、具體且可衡量的目標上。與其“活在當下”,不如嘗試“每週練習正念三次”。與其“減肥”,不如嘗試“每天下班後去健身房”或“和朋友一起訓練 10 公里賽跑”。您可能會發現今年您比往常更容易獲得成功!


Locke, E., & Latham, G. (2002)。構建一個實用有效的目標設定和任務動機理論:35 年的歷程。《美國心理學家》,57 (9), 705-717 DOI: 10.1037//0003-066X.57.9.705

Locke, E., & Latham, G. (2006)。目標設定理論的新方向。《心理科學前沿》,15 (5), 265-268 DOI: 10.1111/j.1467-8721.2006.00449.x

新年決心清單 圖片來自公共領域,透過 維基共享資源,由使用者 Dipankan001 提交。

這篇文章最初於 2013 年 1 月 1 日釋出在我的舊 PsySociety Wordpress 部落格上。您可以透過單擊左側的“來自檔案”圖示來檢視原始帖子。

Melanie Tannenbaum i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Bay Area.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2015, where her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science of persuasion and motivation regarding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 For more info, see her personal website.

More by Melanie Tannenba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