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為了慶祝情人節,我想快速瞭解一下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恨。
等等,這似乎不太對。恨?在情人節?情人節不是應該關於愛、賀卡和所有那些積極的、令人感動的感情嗎?
嗯,當然。當然,情人節應該是關於愛的。但是愛和恨真的有那麼大的區別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它們都會讓我們做出非理性的行為。它們都會矇蔽我們的思維和判斷力。它們都引發了戰爭、詩歌和一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史詩。它們都會使我們的心跳加速、瞳孔放大、手掌出汗。
好的。看來愛和恨畢竟不是那麼不同。許多古老的諺語都同意:“愛和恨之間只有一線之隔。”“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流行文化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援。《老友記》的粉絲會記得瑞秋曾經非常討厭她的同事加文……直到他在她生日時送了一條圍巾給她,他們在她陽臺上接吻(“愛和恨之間只有一線之隔,結果證明,那條線是一條圍巾”)。桑德拉·布洛克和梅格·瑞恩在重複同一個故事的不同版本中建立了自己的電影事業:男孩遇到女孩。男孩和女孩拼命地互相憎恨。女孩通常是神經質和/或極度焦慮的。女孩在電影的一半時間裡都在向一個最好的朋友(可能是朱迪·格雷爾)抱怨她有多麼討厭那個男孩,但出於某種原因,她無法完全避開他(通常是因為他們在一起工作或為競爭對手工作)。男孩向女孩暴露了一個弱點或微小的可愛缺點。兩人在最後都瘋狂地愛上了對方。
流行文化完全支援愛和恨的流動性,但科學研究呢?嗯,言情片可能離事實不遠。當神經影像學受試者看著他們強烈憎恨的人的臉時,大腦中的島葉區域的啟用程度高於中性面孔,當你看讓你感到——你猜對了——充滿激情、浪漫的愛的人的臉時,也會發生這種情況。這本身並沒有太多資訊量。1但重要的是,島葉與你體驗到的情緒型別無關……只是與情緒的強度有關。這些情緒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對於那個小小的腦區來說毫無意義;它的所有啟用都意味著,當你看到一張臉時,你對那個人感覺非常強烈。
為了證明這個腦區對情緒強度有多重要,當要求島葉受損的人評價他們對越來越積極或消極的事物的感覺有多強烈時,他們並沒有像“正常”大腦的人那樣透過感覺越來越強烈來回應,而是始終保持相當中立的狀態。因此,無論你愛還是恨某人,島葉都會被啟用,它控制著你對事物或人的感覺有多強烈,但它與這些感覺是好是壞無關。如果你的大腦被訓練成每次看到生活中某個引發強烈反應的人的臉時就啟用島葉,如果發生一些小事將開關從消極轉為積極,那會怎麼樣呢?如果某件事突然讓你開始感覺積極——比如你瞭解到一些優點,或者這個人給你買了一條圍巾——與那個人相關的網路仍然包括島葉,所以你的感覺仍然會非常強烈。這使得從“恨”到“愛”的轉變相當自然。2
對於所有情人節的人來說,可悲的是,從“恨”到“愛”的開關也可能反過來。當人們被要求回憶他們上次分手時,近 1/3 的前任明確列出了“沒有吸引力的特徵”,這些特徵只是他們最初喜歡的一些品質的負面版本。一個曾經覺得她的男朋友“幽默有趣”的女人後來不喜歡他的“持續的愚蠢”。一個最初覺得他的伴侶“天真得令人耳目一新”的男人後來貶低了她的“不成熟”。最重要的是,某些型別的品質比其他品質更容易對關係造成“致命”的打擊。如果你最初被你的伴侶吸引,因為他/她“令人興奮、隨性、外向”或“不同、獨特、與我相反”,那麼你的意見發生轉變的風險要高得多……而且最終會扼殺這段關係。可悲的是,這是真的——雖然我們憎恨的人很容易成為我們愛的人,但我們愛他們的東西往往會成為我們無法忍受的東西。
詹姆斯·卡維爾和瑪麗·馬塔林是意識形態光譜上處於對立兩極的政治評論員,他們自 1993 年以來一直設法保持婚姻幸福。也許他們已經找到了保持 “不同” 作為一種積極品質的秘訣!
所以讓我們在樂觀的氛圍中開啟這個情人節吧。與其擔心你最終會將伴侶迷人的過度保護視為令人討厭的嘮叨,不如嘗試對你愛的人的優點和缺點保持現實的看法,這樣你就可以避免致命的“轉換”。當你看到那個被你討厭的同事時,記住你認為是“恨”的情緒很可能只是“愛”,只要多瞭解一點資訊就行了。當想到你討厭的前情人時,讓你怒火中燒時,請記住你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你曾經感覺非常積極。至於今晚,穿上一些紅色衣服 並 調高恆溫器。嘿,這不會有什麼壞處。
1. 為了更好地解釋為什麼這不一定具有資訊量,簡單地知道某些東西會“點亮”大腦的某些區域本質上並不有趣,尤其是在它是一個會為很多事情點亮的大腦區域時。 島葉 尤其與幾乎所有存在的內臟感覺和強烈情緒有關,因此它會被“恨”或“愛”啟用是很直觀的;當人們渴望毒品、感到疼痛或聽到一個有趣的笑話時,它也會被啟用。有關島葉的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紐約時報》的一篇精彩文章, 此處。
2. 最後幾句話大多是推測性的。
參考文獻
Zeki, S., & Romaya, J.P. (2008). 仇恨的神經關聯。PLoS ONE, 3.
Felmlee, D. (1995). 致命的吸引力:親密關係中的愛和厭惡。《社會和人際關係雜誌》, 12, 295-311.
Berntson, G.G., Norman, G.J., Bechara, A., Bruss, J., Tranel, D., & Cacioppo, J.T. (2011). 島葉和評價過程。《心理科學》, 22, 80-86'。
愛/恨圖片,由使用者 asphyxiat3d 透過 DeviantArt 提供
《電子情書》圖片,由使用者 desireefawn 透過 Flickr 提供
這最初是於 2011 年 2 月 14 日在 IonPsych 上發表的情人節部落格,並於 2012 年 2 月 14 日再次在 PsySociety 上重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