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世上本無好與壞,思想使然。
——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這份報告恰好在本週關於婚姻平等的歷史性裁決出爐之際釋出,我們都應該感到擔憂。事實證明,我們的最高法院存在巨大的偏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幸的是,有一件事人們無法完全達成一致:這種偏見傾向於哪個方向。
這種分歧,我稍後會詳細介紹,可以追溯到1954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兩位研究人員好奇,人們是否會根據他們預先存在的信念和動機,對相同的客觀刺激產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他們邀請普林斯頓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觀看兩隊之間進行的一場橄欖球比賽的電視轉播。儘管他們都看到了完全相同的比賽,但如果你閱讀不同球迷如何描述他們觀看的事件,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一點。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認為,達特茅斯學院的球員犯規次數是他們自己球隊的兩倍——這也恰好是達特茅斯學院球迷自己認為他們的球隊犯規次數的兩倍。從本質上講,他們可能看到了相同的影片,但他們肯定沒有看到相同的比賽。每個球隊的球迷都帶著自己的一套偏見和自己的眼光去觀看,最終他們看到了他們想看到的。反對你一方的偏見對於某人來說可能看起來很奇怪地“想要看到”,但仔細想想——即使你並不一定想要媒體反對你,但有時相信(或堅持認為)媒體反對你可能對自身有利。畢竟,每個人都喜歡弱者。成為遭受不公正迫害但仍然設法取得勝利的一方,比成為獲得系統性特權和利益的一方更好。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討厭裁判;無論他們多麼客觀(或試圖做到客觀),他們的判罰總是看起來像是對你不利。這種對反對我們自己一方的偏見的過度感知(以及對反對我們競爭對手的偏見的感知不足)被稱為選擇性感知,有時如果它指的是對媒體偏見的過度敏感的感知,則專門稱為敵對媒體現象。
在普林斯頓-達特茅斯研究的二十年後,對1980年卡特-里根選舉前的註冊選民進行的一項初步調查開始為這樣一種觀點提供一些正式的支援,即我們可能會認為媒體力量對我們自己一方特別具有敵意。儘管在接受調查的160名選民中,只有55人報告認為媒體對選舉的報道存在不公平的偏見,但在感到不滿的選民的回答中存在明顯的模式: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媒體偏見是反對他們自己一方的。在計劃支援卡特的選民中,83%的人認為媒體不公平地偏袒里根,而96%的計劃支援里根的選民則認為媒體偏袒卡特。
該作者團隊進行的第二項研究專門測試了具有不同意識形態傾向的人們如何回應同一客觀的、有爭議的政治問題的電視轉播。考慮到這一目標,研究小組向各種各樣的參與者展示了1982年貝魯特大屠殺的媒體報道,其中一些人親以色列,一些人親阿拉伯,還有一些人持中立態度或沒有強烈的意見(作為對照/比較組)。研究人員最終發現,當親以色列和親阿拉伯的參與者觀看完全相同的媒體報道的大屠殺時,他們再次似乎觀看了完全不同的報道。親阿拉伯的參與者更有可能認為報道不公平地偏袒以色列,並且他們平均數出了大約42條親以色列的宣告和26條反以色列的宣告。另一方面,親以色列的參與者只數出了16條親以色列的宣告——佔他們在記錄中記下的宣告總數的22%。因此,即使在觀看了完全相同的電視轉播之後,親阿拉伯的參與者仍然設法比親以色列的參與者多數出了26條更多的親以色列宣告。1
我們可以在最近的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中看到敵對媒體現象在起作用,該研究要求美國人報告他們如何理解當前的最高法院。正如您在左側的表格(轉載自皮尤中心報告)中看到的那樣,只有9%的保守派共和黨人認為最高法院像他們一樣“保守”,而高達48%的自由派民主黨人認為最高法院具有明顯的右傾偏見。另一方面,45%的保守派共和黨人很快稱最高法院為“自由派”,而只有15%的自由派民主黨人願意這樣說。
長話短說,如果你是保守派,那麼最高法院具有強烈的自由派偏見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面,如果你是自由派,那麼羅伯茨法院顯然是不公平的保守派。
無論你傾向於哪一方,都不可否認:最高法院顯然是有偏見的。
我們只是不確定偏向哪一方。
1. 將這些結果與中立對照組進行比較,發現“客觀地”(或儘可能客觀地)大約有19條親以色列宣告,佔26%。這與親以色列參與者數出的宣告數量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他們相當準確(親阿拉伯參與者高估了親以色列評論的頻率)。然而,親以色列參與者當然並非不受敵對媒體現象的影響,僅僅因為他們的頻率計數恰好與對照組沒有差異。即使他們的計數在那一項特定條目上沒有差異,親以色列群體也更有可能認為以色列在大屠殺報道中總體上受到了更差的待遇,對以色列適用了不公平的標準,並且媒體花費了不成比例的時間關注以色列在大屠殺中的作用。
Vallone, R., Ross, L., & Lepper, M. (1985). 敵對媒體現象:貝魯特大屠殺報道中的偏見感知和對媒體偏見的感知。《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49 (3), 577-585 DOI: 10.1037/0022-3514.49.3.577
Hastorf, A., & Cantril, H. (1954). 他們看了一場比賽:案例研究。《異常與社會心理學雜誌》,49 (1), 129-134 DOI: 10.1037/h0057880
Coe, K., Tewksbury, D., Bond, B., Drogos, K., Porter, R., Yahn, A., & Zhang, Y. (2008). 敵對新聞:有黨派傾向地使用和感知有線電視新聞節目。《傳播雜誌》,58 (2), 201-219 DOI: 10.1111/j.1460-2466.2008.00381.x
莎士比亞的圖片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公共領域圖片,因年代久遠;被認為是17世紀畫家約翰·泰勒的作品。
薩布拉和夏蒂拉(又名貝魯特大屠殺地點)的圖片由維基共享資源使用者deutsch_laender提供。最初發佈於Flickr。根據知識共享署名 2.0 通用許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