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夥伴之邦,無私奉獻之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許多美國人將以煙花和燒烤來慶祝7月4日。

但是,您對獨立日的真正精神進行了多少思考呢?

作為一個國家,美國喜歡將“獨立”一詞視為一種形容詞性的名片。美國不僅經常被認為是負責在全世界“傳播自由之光”的超級大國,而且人們通常只有在美國社會中自給自足且主要以自我為中心時才能獲得成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這種對美國的看法最近已經失寵。許多全球公民 simplemente 對一個具有如此自私的國家刻板印象的國家不感興趣,而且許多美國人也充分意識到這一事實。為了更詳細地研究這種現象,MarYam Hamedani、Hazel Markus 和 Alyssa Fu 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測試了人們在想到“美國”時究竟會想到什麼,以及這種看法如何影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第一步是詢問參與者,在他們自己的想法中,他們如何看待美國。他們認為美國是“全球領導者”,單槍匹馬地統治其他國家嗎?還是他們認為美國更像一個“全球夥伴”,與其他國家合作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強大的世界?

這可能不會讓人感到驚訝,但世界各國(包括美國)的人們傾向於將美國評為更像領導者。然而,當被問及他們理想中希望美國成為什麼樣時,回答絕大多數傾向於夥伴。美國被視為國際政治舞臺上壓倒性的主導力量,儘管大多數人對此立場持相當負面的看法。

因此,大多數人——包括美國人——將美國視為“全球領導者”,儘管他們更希望美國扮演“全球夥伴”的角色。但這是否會影響美國人如何看待自己?在隨後的研究中,參與者看到了兩個不同的演講,這兩個演講都被寫得同樣令人難忘、有力且引人入勝。唯一的區別?一個演講將美國定位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聲稱美國必須繼續成為渴望自由的人們的希望燈塔。另一個演講則關注美國作為“全球夥伴”的能力,指出美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挑戰與他國的挑戰 inherently 相關。

有趣的是,美國被定位的方式實際上影響了美國人後來如何看待自己。當美國受試者閱讀關注美國作為全球夥伴的潛力的演講時,他們報告感到更快樂(並且,具體而言,對作為美國人感到更積極)。不僅如此,當歐洲裔美國參與者被要求描述他們期望在明年會是什麼樣時,當他們閱讀全球夥伴演講時,他們不太可能關注自己和自己的個人偏好。例如,參與者可能會被問及在與朋友一起選擇觀看電影時他會做出的選擇。在接觸到領導者演講後,他可能更傾向於表示希望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電影。然而,如果下一位參與者看到了夥伴演講,她可能更傾向於表示她會預設為團體的決定。

這項研究有兩個重要的意義。首先,這非常有力的證據表明,民族認同實際上可能會以實質性的方式影響個人認同。僅僅閱讀一篇關注美國作為全球夥伴角色的演講(甚至沒有看到“領導者”演講作為對比)就使美國人不太可能以自我為中心和個人主義。隨著近期政治推動將美國認同轉變為更像“夥伴”的角色,重要的是要考慮到這種轉變實際上可能會影響的不僅僅是美國的國際形象。事實上,它實際上可能會改變美國人在國內的行為。在全球政治中扮演更多的國家“夥伴關係”角色是否真的能讓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那麼自私呢?

其次,有趣的是,美國看待的方式與美國人希望被看待的方式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儘管上述政治推動旨在實現全球夥伴關係的願景,但世界各地的大多數人(包括美國人)仍然將美國視為個人主義的主導力量。然而,問題在於,美國人絕大多數更願意被視為夥伴,而那些被引導將自己的國家視為領導者的美國人往往會對自己的民族認同感感到更糟。

因此,各位美國同胞,當我們今天狼吞虎嚥地吃著漢堡並觀看煙花時,請花幾分鐘思考一下您想要慶祝的民族認同感。透過少關注美國如何成為各國中的獨立領導者,而多關注我們的國家如何與他人良好合作,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改善與節日聚會上朋友關係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

致那些正在慶祝的讀者,7月4日快樂!注意安全,祝您節日快樂!


Hamedani, M.G., Markus, H.R., & Fu, A.S. (2011). 我的國家,我的自我:美國的不同框架影響美國人的自我。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37, 350-364

Markus, H.R., & Kitayama, S. (1991). 文化與自我:對認知、情感和動機的影響。《心理學評論》,98, 224-253 DOI: 10.1037/0033-295X.98.2.224

Triandis, H.C. (198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我和社會行為。《心理學評論》,96, 506-520 DOI: 10.1037//0033-295X.96.3.506

美國國旗圖片由 Joshua Nathanson 透過 維基百科 提供。根據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未移植許可提供。

 

這篇文章最初於 2011 年 7 月 4 日假期釋出在我的舊 PsySociety 部落格上。

您可以透過點選“來自檔案”圖示檢視原始帖子。

Melanie Tannenbaum i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Bay Area.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2015, where her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science of persuasion and motivation regarding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 For more info, see her personal website.

More by Melanie Tannenba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