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部關於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精彩電影《粒子狂熱》,在全國巡迴放映期間場場爆滿(我知道,我曾參與過其中一場!),將於7月1日起在iTunes上向所有人開放,並於7月15日起在其他點播服務上提供。
“想象一下,能夠親眼見證愛迪生點亮第一個燈泡,或富蘭克林第一次受到電擊。這部電影首次讓觀眾有機會親臨重大且鼓舞人心的科學突破的現場。《粒子狂熱》跟隨六位傑出的科學家,記錄了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啟動,這標誌著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耗資最高的實驗的開始,推動了人類創新的邊界。當他們試圖解開宇宙的奧秘時,來自100多個國家的10000名科學家齊心協力,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重現大爆炸後瞬間存在的條件,並找到希格斯玻色子,這有可能解釋所有物質的起源。但是,我們的英雄們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我們在理解我們存在的原因方面是否已經達到了極限?這部電影由物理學家出身的電影製作人馬克·萊文森執導,由製片人大衛·卡普蘭發起並策劃,並由沃爾特·默奇(《現代啟示錄》、《英國病人》、《教父》三部曲)精湛剪輯,《粒子狂熱》是對發現的頌歌,揭示了這部史詩般的機器背後非常人性化的故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粒子狂熱》可以在此處預訂,7月1日開始
https://twitter.com/Particle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