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心理學過度依賴美國本科生是否扭曲了我們對人類的認知?
想象一下,你身處一個有100個精神病患者的房間裡。你可能首先想做的就是離開那個房間。然而,一旦你離開,你會發現一個安裝了單向玻璃的隔間,在那裡你可以觀看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會被任何人看到。舒適地坐下後,你觀察到一個奇怪的實驗正在進行。一些人穿著白大褂,拿著剪貼簿,而大多數人正在接受一系列心理測試。
慢慢地,瘋狂的活動開始變得有意義。一些測試物件正在觀看影片顯示器,並連線了感測器,測量他們對所見影像的皮膚電反應。其他人正在接受問卷調查,以引出他們對各種社會情況的回答。還有一些人被放置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器中,以測量他們大腦不同區域的血流量。所有這些都是心理學和腦科學中的標準方法。但最讓你震驚的是,這項研究是由精神病患者對精神病患者進行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受試者報告說,他們始終無視他人的感受,並且在傷害他人時缺乏悔恨,”一位研究人員在他的報告中根據問卷的回答報告說。
“這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結果一致,該結果顯示流向邊緣系統的血液明顯減少,尤其是涉及情緒的區域,”另一位看著她對大腦掃描資料的分析的人補充道。
“皮膚電導資料也一致,顯示對暴力或令人不安的影像幾乎沒有或沒有情緒反應,”第三個人報告說,他似乎是負責這項奇怪實驗的人。
“這些結果表明,人類本質上是虛偽的、反社會的,並且很少關心他人,”他說。“進化使我們成為自私的行動者,只對以犧牲他人為代價最大化我們的個人潛力感興趣。”其他研究人員點頭表示同意,因為這確實是結果所顯示的。
從你坐的地方來看,很明顯這項研究存在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只測試了精神病患者,研究人員的資料可能是一致的,但它只適用於那一個群體。然而,因為研究人員也是該群體的一部分,並且以相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他們錯誤地假設各地的人類也以這種方式行事。這在科學中被稱為確認偏見,即偏愛支援某人自己個人偏好或觀點的結論,即使證據薄弱或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通常是無意識發生的。這是我們所有人都有的傾向,即偏愛支援我們既有信仰的解釋。這就是為什麼科學研究試圖獲取大量且多樣化的樣本量來得出結論的原因。
顯然,上面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永遠不會發生,但它代表了一個簡化的思想實驗,以解決關於如何進行人類認知進化研究的更大問題。如果研究人員在社會層面無意中陷入確認偏見的陷阱會發生什麼?影響假設的精神病患者研究的相同錯誤結果是否也會影響關於人性的其他假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約瑟夫·海因裡希、史蒂文·J·海恩和阿拉·諾倫扎揚(我也是在這裡)去年在《行為腦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的研究記錄了心理學家聲稱顯示人類普遍性的大多數研究實際上只是對單個社會群體的推斷,這在文化上等同於我例子中的精神病患者。正如《紐約時報》在他們的評論中寫道
根據該研究,在主要心理學期刊的數百項研究的樣本中,68% 的研究物件來自美國,96% 來自西方工業化國家。在美國受試者中,67% 是學習心理學的本科生 - 這使得隨機選擇的美國本科生成為受試者的可能性是隨機選擇的非西方人的 4,000 倍。
海因裡希及其同事發現被過度代表的亞群體完全是 WEIRD(西方、受過教育的、工業化的、富裕的和民主的)社會。雖然 WEIRD 美國本科生作為我們人類行為的模型已經夠糟糕了,但他們的論文繼續記錄的內容應該引起所有行為和認知研究人員(尤其是那些工作側重於人類進化解釋的研究人員)的關注。
當這些富裕的美國人和非西方人口進行比較時,在視覺感知、公平、合作、空間推理、道德推理、推理方式甚至智商的遺傳性等看似不相關的領域都存在重要差異。在所有情況下,美國本科生的差異不僅僅是簡單地不同,而是存在很大差異。然而,他們構成了大多數研究人員關於人性的假設的基礎,儘管正如海因裡希及其同事所總結的那樣,“這個特殊的亞群體在物種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不足。”
為了突出美國本科生與世界上大多數其他人口不同的一個領域,請考慮像視覺感知這樣的中性類別。看著下圖,你估計哪一條水平線,“a”或“b”更長?
如果你選擇“b”,那麼你與選擇相同答案的大量美國人(包括本科生和兒童)一致。事實上,兩條線的長度相同。這被稱為 Müller-Lyer 錯覺,以德國精神病學家弗朗茨·卡爾·米勒-萊爾的名字命名,他於 1889 年首次發現了這種錯覺。然而,如果你將相同的兩條線展示給許多非西方社會的人們(尤其是狩獵採集社會),他們更有可能將這兩條線識別為相同。在 1966 年的一系列跨文化實驗中,心理學家馬歇爾·H·塞加爾操縱了“a”線的長度,直到它達到受訪者報告兩條線長度相同的程度。這些實驗的結果可以在下圖中看到。
縱列代表主觀相等點 (PSE),或在受訪者說它們長度相同之前,“a”線必須有多長。換句話說,PSE 衡量的是這種錯覺對不同人群的有效程度。如圖所示,美國人(標記為“埃文斯頓”,因為塞加爾在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測試了本科生)是最容易被這種錯覺愚弄的人群,並且需要“a”線的平均長度比“b”線長五分之一,才能被認為相等。其次是來自約翰內斯堡的南非白人。相比之下,卡拉哈里的桑人覓食者沒有受到這種錯覺的影響,而研究中的大多數其他社會僅受到輕微影響。
為什麼美國人如此容易受到這種錯覺的影響?我們的環境。大多數美國人都在一個水平線和銳角構成了現代建築大部分的社會中長大。美國兒童(以及,大概地,大多數高度工業化國家的兒童)的大腦已經適應了根據其獨特的環境進行光學校準。桑人和其他許多小規模的覓食或園藝社會不是在人造環境中長大的,因此他們的大腦不受此類錯覺的影響。
在心理學家所謂的“民間生物推理”中也可以發現類似的差異。測試來自美國城市中心(大多數大學所在地)的兒童的認知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有影響力的發展理論,表明在 7 到 10 歲之間會發生認知轉變。正如海因裡希及其同事在他們的論文中所說
在 7 歲之前,城市兒童透過類比和從人類的延伸來推理生物現象。在 7 到 10 歲之間,城市兒童經歷了一個概念轉變,轉變為成人模式,將人類視為眾多動物中的一種。
這種轉變被認為是所有人類兒童都會經歷的過程。海因裡希指出,這種推理的問題在於它僅適用於兒童的一個子集:那些生活在城市環境中的兒童。對威斯康星州美洲原住民社群和墨西哥尤卡坦瑪雅社群的兒童進行的類似認知測試顯示,美國城市兒童沒有表現出任何經驗模式。當然,答案是城市兒童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他們很少或根本不會與人類以外的動物互動(偶爾會養狗或貓作為寵物)。這與許多非西方社會的環境非常不同,當然也與我們遙遠的祖先所生活的環境非常不同。
因此,這些 WEIRD 兒童的“不自然”環境導致了他們對自然界的以人為中心的假設,直到他們被老師或電視教導不同的東西(儘管我經常想知道,當他們年輕時更多地接觸自然可能會如何影響成年人對環境問題重要性的態度)。鑑於此,正如海因裡希指出的那樣,在對營養不良的兒童進行“正常”身體發育研究時,在人類認知研究中使用城市兒童也是有道理的。因為進行這些研究的心理學家很可能自己也是在城市環境中長大的(農村學生不太可能進入研究生院,尤其是在頂尖院校),因此這些研究的確認偏見得以延續。這幾乎就像精神病患者在對自己進行研究並聲稱他們的結果是普遍的。
當然,精神病患者與美國社會之間存在一個重要區別。精神病和一般意義上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是一種被診斷出的精神疾病,它部分基於遺傳,而不僅僅是環境。然而,許多心理學研究中存在的確認偏見代表了一種對現實的扭曲,它同樣有可能傳遞給後代。
當跨文化重複進行相同的心理學研究時,存在經驗差異這一事實,應該讓進化研究人員保持警惕(尤其是那些最容易將這些研究本質化的進化心理學家)。亨利希及其同事呼籲,在對整個物種做出宏大論斷之前,應該重新努力進行類似的跨文化研究。至少,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和科學記者都應該謹慎,不要延續那些迎合自己信仰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在其他社會可能沒有任何依據。否則,就會把我們在鏡廳裡的自我反映,與一群做出相同動作的人群混淆。這顯然是精神錯亂。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部落格上。
參考文獻
Henrich, J., Heine, S., & Norenzayan, A. (2010). The weirdest people in the worl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2-3), 61-83 DOI: 10.1017/S0140525X099915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