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索契冬季奧運會的開始,我想到了紀錄片製作人加里·赫斯特威特和攝影師喬恩·帕克的一個名為奧林匹克城市的專案。你可能熟悉赫斯特威特的作品。他製作了令人驚歎的極客設計三部曲,包括《Helvetica》、《Objectified》和《Urbanized》。這些電影探討了設計如何影響日常生活,從紙上的印刷到城市的規劃。奧林匹克城市擴充套件了設計和基礎設施如何影響奧運會主辦城市遺產的主題。
他們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是:奧運會結束後,主辦城市會變成什麼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他們的書中,赫斯特威特和帕克記錄了成為奧運會主辦城市的成功與失敗。一些最宏偉的世界舞臺被遺棄腐朽,在某些情況下被改造成宿舍或懲教設施。莫斯科的奧運村只是變成了住宅單元,而1984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薩拉熱窩,其具有未來感的設施,卻在1992年留下了內戰的傷疤。
但是奧運會也可以給居民帶來持久的改善。倫敦為了準備2012年夏季奧運會,加強了其交通系統,以應對奧運遊客,並使其對外地人(像我一樣)更加友好。去年我訪問倫敦時,這座城市豐富的標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會發現自己想知道“我離XYZ有多遠?”,並且在幾秒鐘之內,我就會在人行道上看到一個標牌,描述我的位置並提供步行幾分鐘內的位置地圖。這是更多城市應該實施的(咳咳,巴黎,我看著你!)。
考慮一下對城市地下系統進行的改進。追溯到1860年代,地鐵網路非常複雜,英國花費了1000萬美元擴充套件該系統,以每天處理額外的300萬次旅程(從1200萬次增加)。這些改進是奧運會所必需的嗎?不一定,但從我的經驗來看,倫敦人和它的遊客仍然受益。
至於索契,其進展或缺乏進展,已成為網際網路上關於雙馬桶或《瘋狂的麥克斯》風格用門把手進行易貨交易的笑話的素材。這500億美元中的一部分也流向了個人等以打通關節,因此實際上有較少一部分資金用於改善索契。但是,道路、鐵路線甚至新的發電廠等改進措施(理論上)應該在奧運會結束後使居民受益。
現在要說體育場館和競技場以及基礎設施投資的未來還為時過早。俄羅斯政府在冬季奧運會上花費了鉅額資金,大約500億美元,希望索契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滑雪勝地:高加索地區的阿斯彭。
這就是為什麼像《奧林匹克城市》這樣的專案對我來說如此有趣。正如赫斯特威特和帕克所寫,“我們對這些不同的想法——衰落和重生——以及每個地點似乎是如何透過選擇或環境而走向另一個方向感興趣。”這是對奧運會的承諾在聖火熄滅後是如何兌現或打破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