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乍一看,它像是詹姆斯·邦德電影《雷霆谷》中的場景,實則是一項保護東京免受洪水侵襲的土木工程傑作。它的官方名稱是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其作用是將過多的雨水從都市區引導至地下豎井,最終排入河流。
五個垂直豎井,每個都足夠寬敞高大,可以容納太空梭,用來接收過多的徑流。每個豎井都透過一個直徑10米、長6.3公里的通道連線,通道的末端是一個壓力調節水槽(通常被稱為“地下神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繼續有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該水槽旨在減緩水流速度並維持系統中的水壓——如果水泵發生故障或突然出現湧水,水壓可能會發生變化。水槽長177米,寬78米,位於地下約22米處,比一個足球場還大。水槽的天花板由59根柱子支撐,每根柱子高18米,重500噸。
大型水泵控制系統中的水位(以及水壓),每秒可排放高達200立方米的水——相當於每秒一個游泳池的水量。
對於像東京這樣的都市區來說,控制水量以及流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城市地區的洪水問題更加嚴重,因為不透水地面覆蓋物(即通常可以吸收水分的土壤)的面積遠低於未開發的鄉村地區。因此,當發生強降雨事件時,雨水會從街道匯入排水溝,再流入下水道。
洪水控制是適應氣候變化和增強韌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去年的颶風桑迪以及最近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和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洪水所表明的那樣,管理城市洪水在短期內可以提高公共安全,同時為未來應對極端天氣事件做好準備。
紐約市也在嘗試不同的洪水控制技術,例如這種充氣氣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