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上四年級的時候,一個朋友進行了一次長途飛行。在那個年代,乘坐飛機旅行是很不尋常的,他給我帶回了他在飛機上看電影時用的耳機作為紀念品。那副耳機是一對橡膠管,就像聽診器用的那種,末端是橡膠耳塞,有點像巨大的耳塞。你把管子的末端塞進座位扶手上的孔裡,聲音就會傳到你的
耳朵裡。大概扶手裡有揚聲器——我不喜歡認為他們是從飛機上的一個揚聲器把聲音傳遍整個飛機。
總之,好吧——這就是它的工作原理。當時普通人擁有的個人揚聲器技術是一個單聲道耳機,當你被配偶拖到管絃樂隊時,你會用它來聽比賽(或者在晚上被子裡聽深夜搖滾電臺,如果每個五六十年代的成長故事都可信的話),所以如果飛機基本上想透過管子喊叫,為什麼不呢?他們在蒸汽船上就是這麼做的,對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所以很自然地,我想把我那個小耳機和我朋友帶來的這個酷耳機連線起來,我開始想辦法。
你可以想象技術人員的瘋狂——包括我的朋友。還有我的爸爸、我的哥哥,所有我認識的懂聲音、電、揚聲器等等的人。“不,不不——這是一個電動揚聲器。你不能把它連線到這些管子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你就是不能那樣做。”
我當時上四年級,所以有一段時間我信了他們。但是在一個下雨天,我拿出了一個我從哪裡弄來的小塑膠漏斗,剪掉了它的末端。我用透明膠帶把兩根塑膠管粘在了那個末端上。我把漏斗的寬端描在一塊紙板上,然後把它剪下來,然後在它的中心剪了一個比耳塞稍小的孔,然後把整個東西用膠帶粘在漏斗的寬端上。我把耳塞塞進去,開啟收音機——你知道的。真高興。我聽到了音樂。
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權宜之計,任何工程專業的學生都會立刻想到,而我多年來都沒有想到。(順便說一句,一根塑膠管比另一根小,所以一隻耳朵總是有點輕柔;我從來沒有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然後上個月我買了一部新手機。(有多少現代故事圍繞這句話展開?)我有什麼想儲存的語音郵件嗎?聯絡人會立即轉移,照片和影片可以透過我的電腦轉移。然而,語音郵件存在於雲端的某個特定領域,並且會丟失。所以我聽了——是的,我聽了。一天晚上我在旅行,我的兩個兒子想和我道晚安,我已經每隔幾周就會聽到“message ... saved ... to the archives … for … 21 … days”這樣的提示音,持續了好幾年。
所以我試圖轉發。沒用——電話店裡沒人能做到,幫助中心也沒人能做到。我無法將其儲存為聲音檔案。
好吧——我正在一家糟糕的手機店裡。你們這些天才,請拿出你們的智慧手機,在我用揚聲器播放時錄下來,然後幫我儲存,好嗎?沒用——一家滿是口袋裡裝著智慧手機的手機銷售員的商店,竟然沒有人能找到一個簡單的錄音應用程式。(我當時要買一部iPhone;它自帶一個,而且很容易找到。)說真的——他們準備聳聳肩放棄了。所以我說,好吧——錄影。誰在乎影片?天才們看著我,好像我來自金星,但他們還是借給我一部手機讓我這樣做。我照做了。
“好了,現在把檔案發給我。”沒用。檔案太大了,Gmail帳戶發不了,公司帳戶也不允許那個人
最終幫助我的那個人傳送附件。“好吧,”我說。“把這該死的東西上傳到YouTube。”又是那種“來自另一個星球”的表情,但是那個人——他叫邁克,我不想讓你認為他沒有幫助,因為他真的很有幫助——似乎幾乎驚呆了。“我沒想到,”他說,然後按了幾個按鈕。它上傳了,我們就成功了。好吧,差不多——他把連結發到我的手機上,但有一個數字錯了,所以我一直沒收到,而且我給他的號碼原來是商店的電話,所以我的求助簡訊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更糟糕的是,我親眼看到他連結到影片的標題和關鍵詞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對不起,我們現在應該說“進入希格斯場”了,對吧?——當他最終發給我真正的連結時,影片卻是私人的。
語音郵件、電子郵件、人工訊息。但最後,最後我得到了一個連結,連結是公開的,我可以聽了,就像我兩週前就能聽到的那樣,聽到我兩個可愛的兒子和我令人愉快的妻子對我說晚安,說他們愛我。我幾乎不需要告訴你,能夠時不時地聽到這些話有多麼重要。
所以,我的重點是。這有點像一封給權宜之計的情書,但不僅僅是這樣。我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封給權宜之計思維的情書。也就是說,就像1970年那個滿是立體聲專家和音訊技術狂熱分子的社群,他們無法超越他們的電壓和電流,想象你如何以一種對蒸汽船駕駛員來說是第二天性的方式傳輸聲音一樣,智慧手機的人們如此專注於任何語音郵件系統應該能夠做什麼,以及每部智慧手機應該有什麼,以至於他們忘記了去做一個四年級學生最終會憑直覺做的事情:先想辦法到達那裡,然後再優雅地解決問題。我從來沒有升級過一個程式而不用學習新的權宜之計,我也從來沒有買過一件新技術產品而不用想辦法欺騙它去做舊產品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沒關係——新東西通常是值得的。我的意思是,你正在讀這篇文章,對吧?在一個超連線的世界裡,從一代G到下一代G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四十五分鐘,他們不再支援舊技術,而過去理解它的人在三年前退休了,權宜之計思維可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最重要的思維方式。
在過去連線電話到牆上的四爪插頭和藍牙之間,我已經記不清我用過多少種不同的插頭來連線一個東西到另一個東西。但我仍然懷著愛意記得那個耳塞-紙板-漏斗-管介面。我希望我仍然擁有它,但我很高興我得到了它教給我的東西。為了更多的權宜之計思維,獻上我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