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水力、風力、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產生的能源預計到2016年將超過天然氣,並達到核能的兩倍——成為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重要能源。
國際能源署(IEA)執行幹事瑪麗亞·範德霍芬上個月在紐約市舉行的第十屆年度可再生能源金融論壇上表示,全球可再生能源前景“強勁”,預計到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總容量將增長到全球發電總容量的近四分之一。
範德霍芬女士指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前景的兩大主要趨勢:可再生能源部署正在全球範圍內擴充套件,並且在許多情況下,可再生能源相對於化石燃料越來越具有成本競爭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中國的投資和部署的帶動下,預計非經合組織國家將佔到目前到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的三分之二。範德霍芬女士表示,這種快速部署“主要由快速增長的電力需求、能源多樣化需求和當地汙染問題驅動,同時也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
預計中國將佔2012年至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增長的40%。儘管中國可再生能源組合的很大一部分是水力和陸上風電,但如果採取財政激勵措施和更強有力的政策推動,中國可能擁有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系統部署。
除中國外,巴西、印度、南非和中東地區的可再生能源部署也十分顯著。國際能源署預計,這種增長將足以彌補歐洲和美國增長放緩的局面。
可再生能源也正變得在成本上與化石燃料具有競爭力。陸上風電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與澳大利亞的新建燃煤或燃氣電廠相比具有競爭力或接近競爭力,在澳大利亞,風電與新建燃煤和燃氣電廠(含碳定價)的發電成本相比具有競爭力,最佳風電場可以在不含碳定價的情況下競爭。在土耳其和紐西蘭,陸上風電在批發電力市場上已經具有良好的競爭力多年。
儘管增長前景良好,但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正變得更加複雜,需要政策的確定性才能取得成功。
範德霍芬女士解釋說:“為了以優惠利率獲得投資,必須降低和分擔風險。即使對於集中太陽能發電和海上風電等部署較少的技術而言,技術風險也不再被視為投資的主要障礙。“對投資者來說,主要的挑戰,頭號公敵,以及可再生能源部署最重要的障礙是政策的不確定性。”
西班牙、捷克共和國和保加利亞等國家已經採取了追溯性的政策變更,這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在美國,2012年底生產稅收抵免的不確定性為可再生能源行業和投資者帶來了很少的信心。
只要削減措施“反映了技術的成本降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戶和納稅人的利益”,減少對可再生能源專案的激勵措施是合法的政策行動。
國際能源署《中期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執行摘要可在此處找到:此處。
相關閱讀:美國能源轉型一覽圖
圖表:國際能源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