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還記得上週使中國哈爾濱癱瘓的霧霾嗎?哈爾濱是一座擁有1000萬人口的城市。這就是從太空看到的景象
一些社群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高達每立方米1000微克。作為比較,美國環境保護署的空氣質量標準規定,PM2.5應保持在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在沒有沙塵暴或森林火災的情況下,顆粒物濃度達到如此之高的情況極為罕見。為了應對汙染的激增,中國當局停飛了飛機,關閉了數千所學校,並關閉了主要道路。據媒體報道,汙染水平開始上升幾天後,哈爾濱的醫院報告與呼吸系統問題相關的入院人數增加了30%,哈爾濱的幾家藥店的防汙染口罩已售罄。
寒冷的天氣和缺乏風力助長了汙染爆發,但人為因素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地區的麥農和玉米農在秋季點燃篝火,焚燒收割後的殘 debris。此外,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城市官員在汙染爆發前夕啟動了哈爾濱全市範圍的燃煤供暖系統,according。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過去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儘管沒有那麼嚴重,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當墨西哥農民焚燒他們的莊稼時。灰色的霧霾會籠罩這座城市好幾天,直到風力加大或下雨洗刷空氣。
關於中國汙染的其他太空照片可以在“從太空看北京的空氣汙染”和“從太空看,中國再次被霧霾籠罩”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