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經濟學人》最近一篇社論中,氣候變化減緩的未來是以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為背景的。社論的語氣從危言聳聽轉為謹慎樂觀,結論是,儘管選舉結果如此,氣候變化方面的進展仍然可以取得,部分原因是當地的空氣汙染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驅動因素。
事實上,《經濟學人》大膽宣稱,在印度和中國等空氣汙染非常嚴重的地方,情況可能如此糟糕,以至於北京當地的空氣汙染相當於每天吸 40 根菸。問題是?這不是真的(無疑是很糟糕,但實際上可能相當於只有 1/6 根菸,但即使那樣也難以確定),更糟糕的是,這個說法早在一年之前就被揭穿了(2015 年《經濟學人》的文章在此;其他網站對該說法的揭穿在此)。
比北京“吸 40 根菸的一天”要清晰得多。圖片來源:科比斯 (Corbis)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美國“假新聞選舉”之後,假新聞的表現優於真實新聞,我們都應該付出不太費力的努力,在第一次點選之後更進一步。Facebook 並不是唯一傳播謊言的平臺,即使是像《經濟學人》這樣受人尊敬的雜誌,也未能免於重複謊言,正如之前這裡所討論的那樣。
這裡顯而易見的補救方法是給編輯寫信(我已經寫了,您也應該寫),但鑑於這是一個重複的錯誤,這引發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一個後真相和變暖的世界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首先,為了更好地瞭解如何識別假新聞,請檢視這裡。其次,總的來說,我們在閱讀和傳播新聞時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加謹慎。如果不是這樣,事實將不再重要,只有當我們重新重視事實,它們才會開始重要。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會回到那些關於登月陰謀的娛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