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每當我讀到量化或識別水力壓裂環境危害的研究時,我都將其視為支援更嚴格監管和技術解決方案的證據和資料,而不是阻止其發展的理由。
圍繞水力壓裂的主要環境和氣候問題之一是甲烷洩漏到大氣中的量,而不是進入處理過程並最終轉化為電力或熱量。大氣中的甲烷本身對氣候不利,因為它比普通二氧化碳吸收更多的熱量(或多或少取決於它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長短)。
上個月,一項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該研究測量了猶他州尤因塔縣的甲烷洩漏率。該研究發現,對於測試地點,有 6% 到 12% 的甲烷洩漏到大氣中(研究人員建議將洩漏率保持在2% 以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討論這些結果時,氣候進展網站的喬·羅姆表示,“水力壓裂看起來越來越像是一條通往無路之路”,而樹木擁抱者網站的克里斯·塔克特表示,“反對將天然氣作為明智的從煤炭或石油過渡的方式的理由越來越充分。”
我同意,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從煤炭轉向天然氣的理由就會很快瓦解。實際上,企業或行業拋棄大量產品是沒有意義的(至少透過燃燒,燃燒產物的危害較小,但仍然是浪費),並且從氣候角度來看,這對我們沒有幫助。
但水力壓裂看起來更像是“建設中的橋樑”,而不是“通往無路之路”,需要解決技術挑戰(很可能需要法規推動)*。
* 我認為這同樣適用於圍繞水力壓裂的其他問題,如地表水溢位、水迴圈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