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力量在環保署二氧化碳規定出臺前很久就已對煤炭行業造成衝擊

煤炭戰爭?並非如此。更像是環保署的氣候政策太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將環保署的二氧化碳規定稱為奧巴馬總統“煤炭戰爭”的一部分並不完全準確。與其說是“煤炭戰爭”,不如說是結構性和市場力量在起作用,早在環保署宣佈二氧化碳規定之前,這些力量就已經對煤炭行業造成了衝擊。

美國煤炭行業已經掙扎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因為廉價且豐富的天然氣(主要透過水力壓裂法+水平鑽井獲得)。因此,公用事業公司選擇執行更便宜的天然氣發電廠,而不是老舊、低效的燃煤機組。

此外,美國許多燃煤電廠正在老化,並將在未來幾年內退役。美國大部分燃煤電廠建於 20 世紀 60 年代至 80 年代之間,其中近四分之三的容量已超過 30 年,並迅速接近 40 年的退役年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預計,到 2017 年,美國約有 8.5% 的燃煤電廠將退役。

去年夏天,EIA 釋出了另一項分析,詳細說明了到 2020 年,燃煤電廠的退役率將持續上升至美國燃煤電廠總量的近 17%,並將天然氣列為主要原因。

燃煤電廠的退役容量對天然氣價格敏感。較低的天然氣價格使燃煤發電相對於天然氣發電的競爭力下降。由於天然氣通常是發電的邊際燃料,因此較低的天然氣價格也往往會降低整體批發電力價格,從而進一步減少燃煤發電機的收入。

為了強調這一點,下面是一個按燃料型別劃分的化石燃料發電量圖表,以及 EIA 的後續評論。

最近,許多因素導致電力行業持續出現以天然氣發電替代燃煤發電的趨勢:在 20 世紀 90 年代和 21 世紀 00 年代,隨著高效聯合迴圈發電技術使用量的增加,天然氣發電成本降低。天然氣管道網路的擴充套件減少了天然氣可用性方面的不確定性。自 2005 年起,國內頁岩氣地層的天然氣產量開始迅速增加。頁岩天然氣產量增長超過了天然氣需求增長,並導致天然氣價格下跌,而煤炭價格上漲。從 2009 年開始,這些趨勢開始改變美國東部地區依賴阿巴拉契亞煤炭和天然氣的發電機的排程相對經濟性。

結構性問題源於煤炭的產地。來自懷俄明州粉河盆地的煤炭一直在取代硫含量較高的阿巴拉契亞煤炭。這是一份過去一年煤炭產量的快照。西部州(懷俄明州)的煤炭產量大約是阿巴拉契亞州(西弗吉尼亞州)的兩倍。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說明,環保署本質上是進行了一些政策太極,利用市場已經走向的方向,並透過環境法規將其正式化。

煤炭戰爭?並非如此。巧妙的、機會主義的政策制定?當然。

David Wogan is an engineer and policy researcher who writes about energy, technology, and policy.

David's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ncludes a unique blend of technology and policy in the field of energy systems. Most recently, David worked at Austin Energy, a Texas municipal utility, implementing a Department of Energy stimulus grant related to energy efficiency. Previously, David was a member of the Energy & Climate Change team at the White House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fo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David holds two Master's degre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Public Affairs. While at UT, David was a researcher in the Webber Energy Group, where his research focused on advanced biofuel production to offset petroleum use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David holds a Bachelor's of Science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where he researched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David is a 2013 Aspen Institute Journalism Scholar, joining a select group of journalists from Slate, ABC News, and The New York Times.

David lives in Austin, Texas. Follow along on Twitter or email him at david.wogan@me.com.

More by David Wog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