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煤炭,改善空氣質量:中國的“新常態”?

圖表顯示可再生能源大幅超越煤炭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奇怪的事情也發生過,但看起來中國2014年的煤炭使用量實際上下降,不僅如此,北京的當地空氣汙染似乎有所改善。之前我曾討論過中國必須在汙染變得過於嚴重、城市過於擁堵以致無法居住之前扭轉汙染局面。現在看來,在減少當地空氣汙染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儘管在擁堵方面尚未取得進展,正如今年5月初詳細介紹的那樣

北京霧霾的一天,有放晴的機會。來源:維基媒體共享資源,Kentaro Iemoto。

如果你仔細研究資料,就會發現情況並非一片大好,或者說好得多,而是至少一些非常負面的趨勢有所減緩。有些人認為這僅僅是今年的一次小波動,而另一些人則認為2014年是中國在當地空氣汙染日益加劇和煤炭發電能力不斷提高的雙重趨勢上實現轉折的一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世界重大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國務院的看法不如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對空氣質量改善的看法那麼樂觀,因此雖然北京居民可能會很高興看到情況沒有變得更糟,但這當然並不意味著情況很好。肺癌的發病率和被列為“有害”的天數只增不減,但是隨著50萬輛舊車報廢以及在7月31日決定2022年奧運會舉辦地之前努力加強,北京至少似乎已經意識到當前的問題,並且正在採取短期措施來減少交通汙染,以及到2020年禁止銷售和使用煤炭

至於電力部門的煤炭使用量下降,這兩者肯定是相關的,煤炭佔北京PM 2.5的22.4%。2014年煤炭使用量比2013年下降了2.9%,這本身並不是一個巨大的變化,而是它所代表的意義:中國煤炭發電設施的迅猛增長有所減緩。如果說有什麼圖表能夠代表當前的趨勢,那就是下面的這張圖表。如果這些趨勢保持下去,中國的“新常態”就將成為現實。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圖表由Carbon Brief製作。

Tali Trigg is an energy analyst, technology policy advisor and writer. His work includ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cities in shaping transport energy demand and mobility solutions. His blog covers the wide range of mobility and energy, with deep-dives into numbers and maps, but is keen to cover anything transport-related and under-reported. Opinions are his own.

More by Tali Trig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