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地球上幾乎每有一個超重的人,就有一個營養不良的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截至2012年,有8.7億人“食物攝入量[...]不足以持續滿足膳食能量需求”。這兩種極端情況——那些攝入卡路里太少的人和那些攝入卡路里過多的人——是如何共存的呢?
美國沉迷於垃圾食品,世界其他地區也不甘落後。鹹味、含糖和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流行病,並且這種成癮變得越來越難以擺脫。這些只是普利策獎獲獎調查記者邁克爾·莫斯的新書《鹽糖脂肪》中的一些結論。《紐約時報》在此處刊登了該書的節選:這裡。非常值得您花時間閱讀。
莫斯花了四年時間調查食品世界,這些食品經過精心設計,旨在愉悅我們的味蕾而又不會使其感到過分滿足(這種最佳狀態恰當地稱為“極樂點”——想想吃多力多滋薯片如何令人滿意而又不會過於滿足),同時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被歸類為超重或肥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地球上有超過十億人根據其身體質量指數 (BMI) 被認為是超重,其中約有 3 億人臨床肥胖。認為這難以置信嗎?您可能在技術上是超重或肥胖。使用這個方便的BMI 計算器,我的得分是 23,低於超重的閾值——但也沒有差太遠。
對加工食品的渴望是全球性的。從“好”食物(複合碳水化合物)到更方便、更持久的食物(那些能量密度更高,富含糖、鹽和飽和脂肪,旨在在卡車或商店貨架上儲存數月的食物)的轉變,再加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全球性的肥胖。這種轉變通常伴隨著從勞動密集型工作發展而來的經濟體,但也存在於那些人口渴望廉價卡路里的經濟體中。
超重和肥胖的健康問題有充分的記錄。 2003 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 釋出了一份報告 (PDF),記錄了這種流行病,指出能量密度高、營養匱乏、富含糖和脂肪的食物的消費增加,加上體育活動減少,導致自 1980 年代以來肥胖率增加了兩倍。超重或肥胖的人面臨更高的患高血壓、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些健康問題對經濟造成拖累,僅在美國每年就造成約 3000 億美元的損失。
也有一些好訊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營養不良的人數減少了 1.32 億人,使到 2015 年將營養不良人口比例降低到 11.6% 的千年發展目標 (MDG) 觸手可及。然而,正如世衛組織的報告所發現的那樣,肥胖症的流行並不侷限於工業化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肥胖率上升往往更為明顯。
食品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現代食品的生產、運輸、儲存和消費方式方面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突破。一個主要問題是,全球糧食系統如何在不加劇肥胖症流行的情況下,養活越來越多離開田野轉向格子間農場並採取西方生活方式的不斷增長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