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對於任何交通運輸領域的替代燃料而言,關鍵問題是:基礎設施如何? 例如,基礎設施的成本是多少,對環境有什麼影響,以及誰將實際為此買單?如果不回答這些問題,對替代燃料的分析往往就只是對燃料化學性質的介紹而已。換句話說,並沒有太大用處。
但是,在沒有深入燃料站經濟學這個兔子洞的情況下,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向日本,彭博社最近報道稱,日本現在擁有的電動汽車(EV)充電站比加油站還要多。 該國目前約有 34,000 個加油站,但也有 40,000 個電動汽車充電樁。這非常了不起,尤其是考慮到電動汽車充電站直到 2010 年才開始建設。
那麼,這種下降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原因包括:系統範圍內的整合,可能反映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從而增加了駕駛員的集中度;汽車擁有量的減少;燃油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加油的頻率降低;但也是因為另一個簡單的事實:加油站老闆從銷售燃料中賺不到多少錢,只有約 25% 的利潤來自銷售燃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過,讓我們更深入地研究一下來自彭博社(其資料來源於日產汽車公司)的數字,並梳理一下其背後的假設
首先,這些數字沒有反映私人充電和公共充電之間的差異,因此請注意,這包括僅居住在特定住宅的人才能使用的私人汽車充電樁。
其次,一個加油站通常有多個加油槍,因此,考慮到不同的加油時間,加油能力使得這種比較更加不公平。
最後,在電動汽車的潛在行駛里程提高之前,與汽油/柴油汽車相比,您需要更多的充電站實際上是完全合理的。
與此同時,目前的行駛里程足以滿足幾乎所有日常出行。考慮到美國人是世界上行駛里程最遠的,但每天只有 12% 的人行駛超過 100 公里(62 英里),這幾乎所有電動汽車現在都可以滿足。透過改進的應用程式和車載資訊系統,駕駛員可以更準確地規劃行程並最佳化充電模式。當然,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希望電池技術開發能夠繼續取得進展,以實現更好的迴圈、續航里程和冷卻目標。
繼續關注日本,我整理了一些關於其他型別加油站的資料,得出了下圖。在左側(LHS),您可以看到日本汽油(汽油/柴油)加油站的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而在右側(RHS),您可以看到天然氣汽車(NGV)加油站和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站的數量。此外,您可以看到天然氣加油站的情況穩定,但快速充電站的數量急劇增加(為了比較起見,我將快速充電站都視為公共的)。
再來看美國,我們看到 1993 年至 2012 年間(人口普查資料的最後一年)“主流燃料”(汽油/柴油)的類似穩定下降。
如果我們將電動汽車充電樁納入其中,那麼到 2014 年底,全球共有超過 15,000 個快速充電樁和 94,000 個慢速充電樁,其中美國約有 21,000 個慢速和快速充電樁(不是充電站)。再次強調,考慮到 2010 年幾乎沒有這些充電樁,這是一個相當快的進展。那麼,另一個主要的電動汽車市場,美國的情況又如何呢?嗯,我們可以看到類似的拐點即將到來。
正如上圖所示,美國已經擁有約 33,000 個替代燃料加油站,而之前提到的加油站數量約為 150,000 個(2012 年),因此可以大膽推測,在日本發生的事情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在美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