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實現歷史性首次電力盈餘

雖然印度在邁向電力盈餘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汙染正在惡化,數百萬人的電力供應仍然是一個遙遠的承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自 1947 年印度獨立以來,該國首次實現電力盈餘。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因為幾年前印度還在努力應對普遍存在的電力赤字和停電。盈餘來自新增的發電能力(主要是煤炭),而不是能源效率的提高,但是隨著印度城市在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中佔據六個,進步並非沒有複雜性。

和德國一樣,印度一直在努力實現其南部和北部地區之間的電力銷售均等,但最終開始看到全國各地的價格趨於相等。雖然從一個角度來看,印度的成就引人注目,但事實仍然是仍有 3 億印度人沒有電力供應,無法從中受益,而且新增的電力容量大部分來自汙染嚴重的燃煤發電,導致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

事實上,印度的空氣汙染已經非常嚴重,每年導致該國 50 萬人死亡,並且縮短印度人約兩年的預期壽命印度的空氣汙染現在比中國更嚴重,而且在減少燃煤發電排放方面做得很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印度不斷增長的人口擁有電力和清潔空氣的資源,但平衡將不容易維持。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經常有人認為,需要燃煤發電,以便為數百萬沒有電力的人提供電力。但是,如果發電能力在增加,而電氣化沒有增加,同時空氣汙染也在增加,那麼這種推理有多強大?

幸運的是,印度的前景廣闊。在全國各地,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特別是如果您計算喜馬拉雅山脈的水力資源)。今天,泰米爾納德邦正尋求出售 1 吉瓦的多餘風能,這無疑是從 2013 年 經歷 16 小時停電以來取得的顯著進步。

長期來看,印度已確認到 2030 年實現 40% 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其中包括承諾將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到 2022 年從 35 吉瓦增加到 175 吉瓦。僅太陽能發電能力就在短短兩年內從 2.4 吉瓦增加到 7 吉瓦

印度在實現電力盈餘方面的進展是朝著一個重要指標邁進了一步,但是除非它擴大電氣化並減少汙染(包括本地和全球汙染),否則這將是一場得不償失的勝利。

Tali Trigg is an energy analyst, technology policy advisor and writer. His work includ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cities in shaping transport energy demand and mobility solutions. His blog covers the wide range of mobility and energy, with deep-dives into numbers and maps, but is keen to cover anything transport-related and under-reported. Opinions are his own.

More by Tali Trig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