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即使美國國內的煤炭市場似乎正在萎縮(最初是由於更便宜的天然氣帶來的市場壓力,現在又加上了美國環保署的溫室氣體排放規則),美國煤炭的海外出口一直是一個痛點。 蒂娜·凱西在能源集體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帖子,她認為,如果對基石輸油管道的支援消失,並且國務卿約翰·克里能夠在2015年鎖定一項全球氣候協議,那麼美國煤炭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
這就是克里介入的地方。據《泰晤士報》報道,克里正在展望2015年主要氣候協議的談判,這意味著對煤炭需求旺盛的中國將成為焦點。現在讓我們把這些點連線起來。如果2015年的協議確實達成,並且為逐步淘汰燃煤發電設定了一些有意義的里程碑,那麼美國煤炭的全球市場將開始萎縮。
我認為,如果全球對煤炭消費有限制,討論替代方案非常重要。如果煤炭被排除在外,那麼你需要一些能提供與煤炭大致相同優勢的東西:易於排程、高能量密度、與現有基礎設施相容等。但是它需要避免煤炭的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和儲能都在考慮範圍內,但我認為天然氣將是全球市場上煤炭的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品——至少在中短期內是這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或許作為氣候協議的一部分,美國可以開放更多的天然氣資源用於出口,這可以為中國和德國等國家服務。美國需要加快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流程,並且需要化學工業(他們使用天然氣作為許多工藝的原料,如製造化肥)做出一些讓步,他們擔心價格上漲。
簡而言之:是的,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但也許更有趣的是在“無煤炭”情景下可接受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