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聚焦朝鮮”專題攝影報道。其中一張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聚焦”專題報道的圖片說明寫道:“2012年8月11日,在朝鮮咸興市的一條道路上,一輛經過改裝以燃燒一桶木柴為動力的卡車停了下來。”
這真的是一輛靠木頭驅動的卡車嗎?一個輪子上的燒烤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各種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是的,但原因與我最初的想法不同。我的第一個猜測是,這輛卡車燃燒的是一種來自名為費託合成法的氣化過程的合成柴油燃料。
費託合成燃料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20 年代,當時德國化學家費舍爾和託普希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將碳基原料分解成氣體(由一氧化碳和氫氣組成的合成氣),然後可以將其重整為碳氫鏈(我們喜歡燃燒的東西)。天然氣、煤炭、木片和草等碳源被用作原料。納粹將該工藝軍事化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德國缺乏石油,但擁有大量國內煤炭儲備,因此可以生產燃料來執行飛機、坦克和卡車。費託合成現在被廣泛用於描述將生物質原料氣化為合成燃料。從技術上講,費託合成工藝是用於將合成氣重構為合成原油的催化劑階段,然後將其精煉成燃料產品。
那麼我們在朝鮮的朋友們呢?一個渴望擁有軍隊的隱士之國該怎麼辦?上面照片中朝鮮的卡車看起來像是直接氣化木片,而不是使用已經加工過的太陽能燃料。一個氣化室(看起來像一個熱水器)很可能位於卡車的後車廂(當然,就在孩子們旁邊),在那裡木片被轉化為燃料。請參閱這篇關於木材燃料汽車的精彩照片的文章。因此,人們可以不用在加油站加註合成柴油,而是可以用一桶木頭加滿。
這並不是說朝鮮沒有大型費託合成工廠,因為它可能有。根據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和美國能源資訊署的統計資料,朝鮮似乎沒有多少國內石油資源(當然也沒有進口)。假設煤炭統計資料在某種程度上是準確的,朝鮮可以利用費託合成工藝,用木材或煤炭生產合成燃料。
因此,從技術上講,人們可以將朝鮮視為替代燃料的支持者。幾乎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