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籬:應對氣候變化的低技術解決方案

灌木和矮樹可能更有效地緩解空氣汙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幾家新聞媒體正熱議埃隆·馬斯克的“超級高鐵”夢想(這裡用了雙關語),並且稍有進展時,在《大氣科學》雜誌上有一篇鮮為人知的文章,至少英國廣播公司和其他一些媒體對其進行了報道。這篇報道枯燥乏味、平淡無奇,但它很可能有助於減少城市汙染,挽救生命。我給大家介紹本週的低技術解決方案:綠籬。是的,綠籬。

眾所周知,樹木可以吸收城市和其他地方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汙染物,種植樹木是個不錯的主意(但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氣候變化,它們似乎效率有所降低)。但它們並不是我們擁有的唯一“綠化工具”。正如該期刊文章指出的那樣,綠籬更擅長吸收街道水平的汙染,防止其上升和擴散。原因是我們的道路和城市建設方式(例如,摩天大樓形成的“峽谷”與狹窄的街道)以及綠籬與樹木的高度之間的關係。

2015年發表在《大氣環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大致發現較矮的植物更有利於汙染擴散。一個有趣的後果是,在錯誤的街道型別上種植樹木實際上可能會滯留汙染,這意味著種植樹木實際上可能弊大於利。通常情況下,關鍵不在於工具本身,而在於其使用方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泰國曼谷用於抵禦街道級汙染的綠籬。圖片來源:塔利·特里格

這意味著,即使在汙染開始擴散之前,我們也可以在城市的主要幹道旁種植綠籬,這將保護沿途行走的人們,而且也可以防止汙染從一開始就擴散。這對於城市規劃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考慮。增加綠籬不僅會更美觀,而且就像腳踏車道一樣,綠籬可以幫助平緩街道交通,使道路附近幾乎所有地方都更適合坐下來喝咖啡。透過在道路和人之間提供天然屏障,綠籬甚至可以挽救生命。

澳大利亞各地的空氣汙染成本和有害影響都在增加,並正在尋求“綠色基礎設施”(包括綠籬)來緩解問題。在阿姆斯特丹,正在建造一面竹牆,不僅可以吸收當地的空氣汙染物,還可以阻擋噪音。

它不是超級高鐵,但它是一個真實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現在已經可以使用並且可以進一步推廣。將這些解決方案加在一起,我們就可以在對抗氣候變化、建設更宜呼吸和更安靜的城市方面取得真正的進展。

Tali Trigg is an energy analyst, technology policy advisor and writer. His work includ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cities in shaping transport energy demand and mobility solutions. His blog covers the wide range of mobility and energy, with deep-dives into numbers and maps, but is keen to cover anything transport-related and under-reported. Opinions are his own.

More by Tali Trig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