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城市,政府和企業需要角色互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好吧,我必須對你們坦誠。我熱愛城市,熱愛擁有人行道、隧道和公交車站的市中心,公交車站透過GPS告訴我公交車在哪裡,以及其他一切,但有時你可能擁有超過你需要的連線性。還記得網際網路連線的烤麵包機嗎?它將天氣預報烤進你的早晨吐司?

好吧,認識一下大肚太陽能垃圾壓縮機,這是一個早熟的垃圾桶,住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

它可以壓縮垃圾,容納比平時多四倍的垃圾,然後在裝滿時向羅利固體廢物管理部門傳送訊號。根據該市的市中心可持續發展之旅,“減少垃圾車收運意味著減少道路磨損、減少燃料使用和減少碳排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好吧,好吧,確實如此,我想如果每個垃圾桶都像那樣,並且它們都以相同的速度裝滿,並且……好吧,你明白了。我懷疑這個小傢伙真的節省了多少能源或道路磨損;對我來說,它更像是鄰居家早熟的孩子,他們強迫他在所有其他孩子兩年前學會了《小狗圓舞曲》。它更多的是關於表演,而不是結果。

儘管如此,羅利市的用心是好的,正如它的可持續發展之旅所展示的那樣——混合動力電動巴士、LEED認證建築、LED路燈、電動汽車充電站,所有這些都可以在市中心2.2英里的步行路程中找到。像所有城市——以及大多數企業——一樣,羅利市也看到了其綠色的未來。

但整個星期,我一直從各個方面受到城市可以為地球帶來好處的其他方式的衝擊:透過改變我們的實際行為。yurbanism的這篇文章指出,最近關於從郊區搬回城市的討論不僅僅是關於效率——而是關於健康。它引用了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兼《城市蔓延與公共健康:為健康社群設計、規劃和建設》合著者霍華德·弗魯姆金博士的話。弗魯姆金博士指出:“精心設計的社群可以成為公共衛生的干預措施。我們如何建設和維護社群的交通系統、基礎設施和公共空間,可能會加劇或減少肥胖、慢性病、傷害率、不良心理健康和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

來自《高等教育紀事報》的文章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觀點。作者斯科特·卡爾森引用了當時擔任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國家環境健康中心主任的理查德·傑克遜博士的話,他看到一位老婦人在炎熱的天氣中沿著一條滿是商業街和交通的道路艱難前行。需要擔心的健康威脅不是來自氡或高果糖玉米糖漿:“我意識到主要的威脅是我們如何建設美國。”

當然,進步的城市現在一直在解決所有這些問題。波特蘭一如既往地走在前列,擁有一整本他們稱之為“酷規劃”的手冊,專注於保護地球免受氣候變暖的影響。

腳踏車和步行性——對抗傑克遜認識到的許多郊區弊病——越來越受到像《大西洋月刊》等媒體的關注,一篇報道指出,許多企業使一個地方適合步行——但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一些企業應該是我們都應該批評的大型連鎖店,因為它們帶來了更多顧客,並幫助維持這個地方的運轉。《每日綠色》列出了特別適合步行的城市,甚至羅利市也在更加努力地增加大片新的專用綠道,開始將其曾經具有前瞻性的綠道系統轉變為最初旨在成為的交通替代方案

在愛德華·格萊澤的著作《城市的勝利》中,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聲稱,城市不僅是最綠色、最有效率的地方,也是地球上最健康的地方,例如,他引用紐約人的壽命比大多數人長,並且患心臟病和癌症的比率更低。

我們不得不經歷逃往郊區的過程真是太糟糕了,但看到如此多的興趣——以及如此多的科學——弄清楚為什麼城市運作得如此之好,真是令人興奮。上週末,我參加了羅利市城市設計中心舉辦的論壇,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城市規劃研究生德韋恩·瓊斯在論壇上就街道改造的行為影響作了報告,重點關注諸如完整街道之類的事情,並以(但尚未發表的)關於夏洛特備受讚譽的城市設計指南結果的研究為例。夏洛特一直以來並沒有以其對行人友好的態度而聞名,但在2007年透過的指南首頁上的標題很好地展示了他們的新態度:“我們不能一直拓寬道路,所以我們必須拓寬我們的思維。”重點不是人們在夏洛特——或任何地方——一旦你給行人一個機會,就會更喜歡街道,甚至不是人們住在精心設計的城市中會變得更健康。

最後,城市規劃師肯·鮑爾斯最好地總結了這一點:這些好主意來自城市規劃師和科學家,而不是來自某種理想化的自由市場。鮑爾斯引用了規劃師彼得·薩林斯的話:“政府和私人開發目前承擔的責任需要精確地顛倒過來。……政府實體應該制定全面的規劃並建設主要的公共基礎設施,以廣泛和有遠見的方式思考……私人開發商應該可以自由地根據其租戶或購買者的偏好來塑造和選址社群的住宅和商業建築。”[1]

也就是說,像瓊斯這樣的人正在作為推廣人員工作,幫助人們瞭解如何讓他們的城市變得健康——他和一大批像他這樣的公民規劃師正在努力使城市更健康,以便我們更健康。那是他們目標的一部分。開發商主要只是想讓我們購買他們的建築物。將更廣泛的目標放在首位似乎更有意義。

不過,我仍然無法理解那個太陽能垃圾桶。

[1] 《市場經濟中的郊區規劃》。 (Hack, Gary, Eugene Birch, Paul Sedway, Mitchell Silver (2009); “地方規劃:當代原則與實踐”,ICMA出版社。)

 

Scott Huler was born in 1959 in Cleveland and raised in that city's eastern suburbs. He graduated from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1981; he was made a member of Phi Beta Kappa because of the breadth of his studies, and that breadth has been a signature of his writing work. He has written on everything from the death penalty to bikini waxing, from NASCAR racing to the stealth bomber, for such newspapers a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and the Los Angeles Times and such magazines as ESPN, Backpacker, and Fortune. His award-winning radio work has been heard on "All Things Considered" and "Day to Day" 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and on "Marketplace" and "Splendid Table" on American Public Media. He has been a staff writer for the Philadelphia Daily News and the Raleigh News & Observer and a staff reporter and producer for Nashville Public Radio. He was the founding and managing editor of the Nashville City Paper. He has taught at such colleges as Berry College and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His books include Defining the Wind, about the Beaufort Scale of wind force, and No-Man's Lands, about retracing the journey of Odysseus.

His most recent book, On the Grid, was his sixth. His work has been included in such compilations as Appalachian Adventure and in such anthologies as Literary Trails of the North Carolina Piedmont, The Appalachian Trail Reader and Speed: Stories of Survival from Behind the Wheel.

For 2014-2015 Scott is a 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Fellow at MIT, which is funding his work on the Lawson Trek, an effort to retrace the journey of explorer John Lawson through the Carolinas in 1700-1701.

He lives in Raleigh, North Carolina, with his wife, the writer June Spence, and their two sons.

More by Scott Hul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