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門事件與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的所作所為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在他們的美國遊說協會推翻了效率和汙染方面的成果,並否認氣候變化之後,汽車製造商或許應該關閉他們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責任部門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早在去年十月,我寫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汽車製造商為破壞汽車效率標準所做的努力,這些標準本可以為消費者節省資金(17億美元)、減少石油進口、透過控制當地空氣汙染來挽救生命、減少氣候變化汙染物,並且不要忘記,還能創造就業機會,並使汽車行業在未來具有先進(即:清潔、高效和高效能)汽車的競爭力。

唉,汽車製造商似乎更喜歡納稅人(再次)不可避免的救助,因為他們現在正朝著這一真正自作孽的政策失誤邁進,這絕非第一次。

鑑於大眾汽車的“柴油門”事件,這也許並不令人意外,而且我曾在2015年的一系列文章中遺憾地預測到這種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局面,在沒有足夠壓力促使其採取更負責任的行動之前,所謂的“親商”論點應該被揭露其真實面目:這只是為了遊說增加短期利潤,而犧牲人民、環境和汽車行業的長期經濟競爭力。

汽車製造商現在不僅成功地推翻了基本的效率標準(這本應是理所當然地向前推進的雙贏政策),而且他們現在實際上否認氣候變化,以支援對效率標準的倒退。

在市場經濟中,有一些原教旨主義者認為應該為了所謂的消費者利益而零監管,但我要問他們這個問題:汽車製造商是從他們善良的心中去除了汽油中的鉛,還是因為人民和政府的強制要求?

我們需要停止假裝汽車製造商是領導者和創新者,而是看清他們的真面目:他們是路障。

Tali Trigg is an energy analyst, technology policy advisor and writer. His work includ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cities in shaping transport energy demand and mobility solutions. His blog covers the wide range of mobility and energy, with deep-dives into numbers and maps, but is keen to cover anything transport-related and under-reported. Opinions are his own.

More by Tali Trig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