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今,似乎每家大公司都在宣傳可持續發展的形象。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現在無處不在的酒店浴室通知,通知上引用海洋動物或田園風光的影像,試圖說服客人為了環境而重複使用毛巾。雖然這類通知確實有可能節約用水和能源,但不幸的是,它們的真正目的往往只是為了宣傳可持續發展的形象——而與實際的水和能源節約無關。
今年早些時候,我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南部某條高速公路旁一家普通的美國經濟型連鎖酒店遇到過這樣一份環保通知。這份特別的通知使用了一隻微笑的海豚的形象,說服我為了“減少水和能源消耗”和“減少洗滌劑廢水”而重複使用毛巾。
作為一個能源和可持續發展愛好者,我熱情而仔細地在淋浴後將毛巾掛在附近的架子上,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因為我的酒店讓我擺脫了每次使用後就洗毛巾這種非常浪費的做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天晚上晚些時候當我回到房間時,我任何模糊的可持續發展感覺都迅速消失了。我大約在上午 9:30 離開房間,窗戶半開,空調關著。當我在晚上 11 點後某個時間返回並開啟門時,一股冰冷的空氣從我的房間湧入走廊,迎接了我。從門口,我可以聽到窗式空調隆隆作響,叮噹作響,因為它掙扎著將越來越多的冷空氣泵入房間,但無濟於事。我衝到房間盡頭,匆忙地將空調旋鈕從“最大製冷”位置擰到“關閉”位置。當空調隆隆地停下來時,我想起了那天早上我小心翼翼地掛在毛巾架上的毛巾。我走回浴室,窺視著,看到兩條剛洗過的毛巾整齊地疊放在馬桶上方的毛巾架上。我留下來掛的毛巾不見了。
酒店不僅在我離開期間將空調調到“最大製冷”而浪費了大量的電力,而且他們還無視自己善意的提示,用剛洗過的毛巾替換了我整齊掛著的毛巾。
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華盛頓州的一家酒店背叛了一個能源愛好者天真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觀念。重點是,當涉及到可持續發展時,大公司能夠並且應該言行一致——換句話說,現在是企業結束“漂綠”行為的時候了。
漂綠是現在常見的營銷和公共關係做法,即宣傳產品或服務是環保的——儘管事實上並沒有為節約能源或保護環境做出真誠的努力。在我的酒店漂綠經歷之前,我就聽說過這個詞,但在研究這篇文章後,我才發現,奇怪的是,這個詞最初是在 1986 年 Jay Westerveld 的一篇文章中創造的,文章指出了像上面圖片中那樣的陳詞濫調的酒店通知的諷刺意味。
自從 Westerveld 首次撰文表達他對虛假的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的惱怒以來,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我們真的進步如此之小嗎?我們對能源和環境的理解自那時以來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似乎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並沒有進步。
大型企業在減少能源使用和排放方面擁有巨大的機會。與普通的小能源使用者不同,企業高管可以做出具有約束力的運營決策,將小的節能措施擴充套件到其整個國內或國際業務,從而在總體上實現巨大的節能效果。此外,公司通常擁有投資於能源效率改造所需的資金,這些改造將在未來幾年內收回成本。即使這些投資保證在一段時間後收回成本,普通房主也並不總能負擔得起更好的隔熱材料、新空調或節水馬桶的前期成本。
從社會角度來看,提高能源效率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減少全球溫室氣體 (GHG) 排放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在麥肯錫公司一項現已聞名的整體分析中,該分析考察了各種減少溫室氣體干預措施的成本和溫室氣體減排潛力,發現許多形式的能源效率都能產生整體財務收益——而不是成本——這使得能源效率成為扭轉全球變暖趨勢的最有吸引力的策略之一。
企業減少能源使用、節省資金和保護環境的潛力是雙贏的。這就是為什麼環境保護基金 (EDF) 設立了他們的氣候軍團獎學金計劃,該計劃將研究生安排在領先的公司和公共部門機構中,以揭示節能和相關的成本降低潛力。自氣候軍團成立以來,研究員們已經實現了近 14 億美元的節能和超過 180 萬噸潛在的溫室氣體減排量。例如,杜克大學的 Koji Kitazume 發現在 775 家公司擁有的美國麥當勞餐廳每年可節省近 300 萬千瓦時的能源。
大型公司與其花錢透過營銷來抬高虛假的環保形象,不如投資於真正的能源效率戰略和技術,這些戰略和技術實際上會在長期內為他們節省資金。一次又一次的分析和經驗表明,節能減排的潛力是存在的。如果一家公司有真正的能源和排放節省需要報告,那麼他們當然應該與客戶分享這些資訊,但節約能源應該在營銷宣傳之前——而不是之後。
圖片來源
成本曲線:麥肯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