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1月13日,《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北京的空氣汙染水平已上升到“超出指數範圍”的程度。這些讀數有助於形成空氣質量指數 (PDF),該指數用於確定有害顆粒物水平,並在美國大使館的監測站達到最高值 755 ppm(量表為 500)。
NASA 的工作人員釋出了兩張衛星影像,展示了霧霾籠罩和未籠罩時整個北京地區的樣子
來自 地球觀測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NASA Terra 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 (MODIS) 於 2013 年 1 月 14 日(上圖)和 1 月 3 日獲取了中國東北地區的這些自然色影像。上圖顯示該地區有大範圍的霧霾、低雲和霧。最亮的區域往往是雲或霧,由於空氣汙染,它們帶有灰色或黃色。其他無雲區域則籠罩著一層灰色和棕色的煙霧,幾乎遮蔽了下方的城市。在地面可見的區域,部分景觀被近幾周風暴殘留的積雪覆蓋。(1 月 3 日的影像中雪更明顯。)在衛星拍攝 1 月 14 日影像時,北京美國大使館的地面感測器報告 PM2.5 測量值為 291 微克/立方米。
大多數展望表明,未來幾十年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將繼續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可以合理預期空氣質量將繼續惡化,因為中國會有更多的製造業、私人車輛和燃煤發電廠。
問題是:這種情況還能持續多久?我猜測人類健康將是中國清潔能源領域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如果人們沒有乾淨的水喝或空氣呼吸,就很難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