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月某個時候,全球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已達到一百萬輛。 這僅用了六年時間,比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如豐田普銳斯)達到一百萬輛銷量快了四年。
這是道路上行駛的電動汽車數量最多的一次,即使考慮到電動汽車之前曾兩次流行過(1910 年代和 1990 年代)。那麼,這次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是電池。電池技術(主要是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提高(部分決定了續航里程)且成本降低。成本下降的幅度不如過去幾年清潔技術領域的“黃金兒童”太陽能光伏那麼陡峭,但正在穩步下降。與此同時,續航里程也在不斷增加,例如最新的日產 LEAF 續航里程提高了 25%。同樣,基礎設施也在不斷部署,包括特斯拉的充電網路,允許在美國進行跨海岸旅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預計 2016 款雪佛蘭 Volt 的全電動續航里程將增加 40%,達到 53 英里(85 公里)。圖片來源:greencarreports.com
那麼,從大局來看,一百萬算什麼?好吧,考慮到道路上大約有 10 億輛汽車,它僅佔汽車保有量的 0.1%。然而,銷量增長講述了另一個故事。2014 年,在以下國家,電動汽車的銷量佔比已經超過 1%:挪威、荷蘭、美國和瑞典。
雖然一百萬輛汽車是美國希望到 2015 年單獨實現的目標,但現實往往會跟隨雄心壯志和目標。然而,達到自我設定的目標不如電動汽車必須滿足的過渡步驟重要,這些步驟對於將電動汽車提升到主流水平至關重要,這對於減少當地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汙染物至關重要。一百萬是一個相對較小但最終重要的數字,它很可能預示著電動汽車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