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電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電影出現聲音之前,就有了氣味。1906年,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家電影院將一團棉花浸泡在玫瑰油中,並將其放在風扇前。當播放有關玫瑰碗的新聞片時,他們開啟風扇,玫瑰的香味飄滿了劇院。觀眾的抱怨、技術難題以及氣味在織物上揮之不去的趨勢限制了這種多感官電影體驗的成功,使氣味電視淪為華而不實、失敗技術的代名詞,成為過時的未來願景。

瀏覽漢斯·勞貝的氣味電視專利以及更新的將氣味作為沉浸式多媒體體驗一部分的技術,我驚訝於氣味作為媒體的簡單怪異之處。我們習慣於透過視覺和聽覺傳播的媒體,但氣味不僅僅是波和光子,它們是揮發性分子,是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它們被“廣播”到鼻子,與電影的影像和聲音的傳播方式截然不同。在電影中精確的時間點儲存、釋放、定位和同步氣味需要小瓶、加熱器、馬達、風扇,甚至可能是面罩,而且氣味在大型空間中的行為以及它們如何到達觀眾的鼻子比螢幕上的影像更難控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氣味電視電影神秘的氣味上映後不久,兇手透過他的菸斗菸草的氣味被揭露,其他工程師嘗試了更個性化的沉浸式媒體體驗。Sensorama是Morton Heilig對“未來電影院”的設想,展示了一部關於摩托車騎行的電影,配有振動和傾斜的座椅、吹向觀眾臉部的風扇,以及騎手經過花園或義大利餐廳時散發出的鮮花或烤披薩的香氣。然而,像之前的氣味電視一樣,Sensorama未能吸引資金,現在僅僅是虛擬現實早期歷史中的一種機械奇觀。

氣味很少成為虛擬現實裝置的一部分,但一項1997年的專利展示瞭如何將香氣融入“虛擬現實節目”或電腦遊戲中,以創造更充分實現和體現的感官體驗。

一項引用虛擬現實系統的後續專利設想在沉浸式裝置中以數字方式釋放氣味,用於治療目的

這些虛擬現實系統需要將氣味編碼為數字資訊,這些位元必須轉換為氣味分子的原子,這些原子將透過頭盔的管道傳播。以數字方式感知、編碼和“壓縮”化學資料,從空氣中可能存在的數百萬種到我們能聞到的數千種,再到少數幾種影響氣味的主要因素,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允許計算機感知和解釋氣味的技術主要集中在它們在工業食品生產、醫藥和環境感測中的應用,但一些研究人員正在使用這些方法開發用於數字傳輸氣味資訊的工具,以製造一個“氣味網際網路”。

在這些多感官媒體體驗中,氣味資訊的“解析度”已經從1906年單一的玫瑰油氣味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模擬氣味電視中的大約十幾種氣味,再到大約100種“主要”氣味,工程師們希望這些氣味可以混合起來,在21世紀初的數字產品iSmell中製造出更多複雜的香味。

即使技術不斷進步,氣味的怪異之處依然存在,而氣味的社會現實也使這項技術處於邊緣地位。聞到烤餅乾的場景或草莓的照片可能很不錯,但我們真的想聞到網際網路的味道嗎?

Christina Agapakis是一位生物學家、設計師和作家,她以生態和進化方法研究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工程。她在哈佛醫學院的博士論文專案包括:設計細菌中用於生產氫燃料的代謝途徑、植物的個性化基因工程、工程化的光合內共生以及乳酪氣味組學。她與Oscillator和Icosahedron Labs合作,致力於展望生物技術和合成生物學設計的未來。

更多作者:Christina Agapak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