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隨著一項新聞和一項研究的釋出,碰拳禮再次成為新聞熱點,該研究發現,與更常見的握手禮相比,碰拳禮傳播的細菌更少。研究人員將橡膠手套浸入大腸桿菌溶液中,並測量了在各種不同的問候方式(包括碰拳禮、長時間碰拳禮、擊掌、長時間擊掌、適度握手和用力握手)後,轉移到乾淨手套上的細菌數量。碰拳禮的細菌轉移量最低:在該實驗中,與典型的適度握手相比,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細菌轉移到了乾淨的手套上。
我看到一些微生物學界的朋友對這條新聞和其他關於各種行為和表面“清潔度”的研究感到不屑一顧。大多數時候,細菌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們一直都被細菌完全覆蓋。透過握手傳播細菌令人驚訝嗎?我們真的需要擔心這個嗎?
但在某些情況下,透過握手傳播細菌實際上可能非常危險。自至少1929年以來,醫療專業人員一直關注透過握手傳播傳染病的問題,並且上個月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建議完全禁止醫院握手,以此作為限制感染從患者傳播到患者的方式,透過禮貌但不太衛生的醫生問候方式傳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去年在《醫院感染雜誌》上還發表了一篇論文,建議將碰拳禮作為醫療保健環境中更安全的替代問候方式。我很驚訝地看到,較新的碰拳禮論文沒有引用這項較早的研究,因此我想在這裡強調他們的工作,因為我更喜歡他們的圖表。
較早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比浸泡在大腸桿菌中的手套更真實的場景。他們讓兩名醫護人員徹底洗手,然後與醫院走廊上的 20 位不同的人握手或碰拳。之後,他們讓每位受試者將手掌或拳頭放在培養皿上。他們只是計算了每個培養皿上生長的菌落數量,以檢視哪種問候方式將更多的細菌轉移到受試者的手上。
也許令人驚訝的是,這項研究的結果與較新的研究幾乎相同。握手培養皿平均有 187.5 個菌落,而碰拳培養皿有 42.5 個,約為透過握手傳播的四分之一。碰拳禮和握手禮之間的差異是有道理的,因為碰拳禮暴露的表面積更小,時間更短,限制了可以跳躍的細菌數量。
我們應該擔心抗生素耐藥性感染在醫院中傳播嗎?當然應該。我們都應該放棄握手,改用更“乾淨”的碰拳禮嗎?不應該。
您可以在這裡找到該論文的 PDF 檔案
Ghareeb, Bourlai, Dutton, 和 McClellan (2013) “減少醫院環境中的病原體傳播。握手與碰拳:一項初步研究。”《醫院感染雜誌》,85: 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