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同一段落中使用“進化”和“設計”這兩個詞,更不用說在部落格文章的標題中一起使用,可能會讓生物學家感到非常不舒服。“設計”是人類有目的地做的事情,而自然選擇並不是“有目的地”做任何事情。將進化擬人化並賦予其意圖是一個絕對的禁忌。
然而,合成生物學家一直在談論設計。我們設計基因網路和代謝途徑,我們試圖理解細胞如何進化以發展出更好的“設計原則”的邏輯。我們利用進化來幫助我們最佳化酶和途徑,設計定向進化的方案和選擇,並且我們擔心如果用合成生物學構建的產品和技術繼續進化會發生什麼。
對於由活生物體制造或本身就是活生物體的產品的變異、突變和進化,必須在生物技術和工業食品生產中進行仔細的管理和控制,並且將在未來的合成生物學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其他型別的人類設計產品呢?進化的概念是否可以應用於非生物世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一直在聽關於設計的精彩播客 99% invisible 的舊節目,該播客大約一年前做了一期關於牙刷設計進化的 短節目。他們與一位設計師進行了交談,這位設計師概述了他們的“突變”過程,他們製作了許多變體原型,改變了手柄的形狀和厚度以及刷毛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選擇”過程,測試了消費者的變體並讓他們選擇他們最喜歡的變體。該產品受其環境及其“遺傳”的影響而塑造,在手柄和刷毛的基本形式周圍發生改變,並且設計是根據其人體工程學、功能和風格來選擇的。環境也可以透過產品來塑造,影響我們的整體口腔衛生,並且僅僅需要不同形狀的牙刷架。
Next Nature 上一篇有趣的 essay 探討了剃鬚刀設計的類似“進化”過程以及買家行為和市場的“自然選擇”。關於“進化,但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樣”的部分,我發現特別有趣,我在此處全文引用:
當然,也有反對這種關於剃鬚刀技術發展的進化觀點的論據——所以讓我們在這裡瞭解硬幣的兩面。最常見的反對意見是“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作用,所以它不可能是進化。”
這種推理很有誘惑力,但是,它也將人置於自然之外——好像我們以某種方式被置於進化遊戲之外,並且它的規則不適用於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情況是這樣的:畢竟,人類的進化與其他所有生命一樣。我的剃鬚刀依賴於人類來繁殖這一事實也並非史無前例。如今,對於許多馴養的水果(如香蕉)以及我們星球上的大多數牛來說,情況也是如此。此外,我們在舊自然中看到了類似的共生關係:只需想想依賴蜜蜂傳播種子的花朵。
另一個反對意見可能是,我的剃鬚刀不可能是進化發展的產物,因為它們是由金屬和塑膠製成的,而不是碳基生物物種。這個論點背後隱藏著一個假設,即進化只發生在特定的媒介中:碳基生命形式。這種論點的一個變體是,進化只有在涉及基因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就像人類、動物和植物一樣。這種思維方式體現了對進化的有限理解,因為它將進化限制在特定的媒介中,而不是將其理解為一個原則是錯誤的。事實上,我們物種的 DNA 遺傳系統本身也是進化的產物——DNA 是從更簡單的 RNA 系統進化而來的,作為一種成功的生命編碼媒介。沒有理由認為進化過程不能轉移到其他媒介:理查德·道金斯已經提出了“模因”作為文化進化的基石,而蘇珊·布萊克莫爾則提出了“特米”作為技術進化的基石。
最後,我們應該問自己的問題是:經濟和技術的環境力量,至少對於塑造剃鬚刀技術而言,是否與個體模型的“發明者”做出的設計決策同等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我非常肯定情況就是這樣,因此我建議將剃鬚刀的發展視為一個真正的進化過程——不是隱喻,而是現實。它帶來的物種我們將稱之為:剃鬚刀·吉列。它只是在技術經濟系統中湧現的眾多新物種之一——並且它正在快速進化。
將進化擬人化在許多方面都是不恰當的,我們應該謹慎地“進化”人類設計。探索設計中的進化不應暗示進化中的設計,也不應用於使計劃報廢和過度消費文化自然化。相反,更好地理解生態、技術和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如何與我們的設計和我們的環境共同進化——有望帶來更適應未來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