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的南極深海章魚如此蒼白?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最近對南極海底火山噴口的考察產生了令人難忘的新影像,包括多毛腹部的雪人蟹、七臂海星和一隻異常蒼白的章魚——其捲曲的觸手包裹在幾乎半透明的皮膚中。

這隻章魚以及潛水考察的其他發現,透過 ROV(遙控潛水器)記錄下來,並於本週早些時候在PLoS Biology上進行了描述。

牛津大學動物學系教授、該團隊負責人亞歷克斯·羅傑斯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首次對南極附近南大洋的這些特殊噴口進行的調查,揭示了一個炎熱、黑暗的‘失落世界’,其中整個以前不為人知的海洋生物群落蓬勃發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隻章魚是在海平面以下 2,394 米(近一英里半)處發現的,當然,它不是第一隻被發現的深海章魚——或第一個居住在火山噴口附近的章魚。但它與其他在類似深度觀察到的章魚一樣,都呈現出幽靈般的蒼白。為什麼這些生物,它們的淺水錶親以其華麗的偽裝而聞名,會像幽靈一樣蒼白地潛行呢?

正如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館長 珍妮特·沃伊特 今年夏天向我解釋的那樣,深海章魚幾乎不需要顏色或偽裝。在它們黑暗的世界裡,捕食者和獵物都不太可能看到它們。(出於同樣的原因,這些章魚通常也不費心使用墨囊——在沒有光線的陸地上,不需要花哨的視覺逃生策略。)多年來,她透過與 ROV ALVIN 的合作觀察到了許多這些蒼白的生物,並且在 2005 年,她甚至描述了在水下約 2,620 米處,一群由十二隻蒼白的太平洋熱液噴口章魚(深海火山章魚)組成的真正的“覓食狂潮”。

在沃伊特的辦公室裡,架子上堆滿了儲存在罐子裡的深海章魚——有些單獨存放,有些則幾個擠在一個容器裡——這些都是她探險時收集來的。幾乎所有章魚都呈現出相同的非彩色、灰白色色調。她的許多標本都有短而粗壯的觸手,主要生活在冰冷的水柱中,靠近但不是在滾燙的火山噴口附近的地面上。

發現新的南極海火山噴口章魚的團隊能夠拍攝到這隻新的八臂海底居民的活動。“後四條觸手有點像坦克的履帶一樣拖動,而前四條則在章魚前面摸索,”南安普頓大學國家海洋學中心的喬恩·科普利和新論文的合著者告訴國家地理。這種運動方式對於那些為了尋找晚餐(可能是一兩隻美味的雪人蟹?)而四處覓食的章魚來說並不罕見。對於生活在持續黑暗中的章魚來說,依靠觸覺是有道理的——甚至比那些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摸索岩石尋找食物的章魚更需要觸覺——才能捕獲獵物。但這種拖動對於研究車輛來說顯然太快了。“我們無法收集任何標本——它們行動迅速且稀有——但它們很可能是一個新物種,”科普利說。

即使對於習慣了不尋常景象的研究人員來說,白色章魚和其他不尋常的生物也足以讓他們停下來思考。“這些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在世界海洋中可以找到珍貴的多樣性,”羅傑斯說。“無論我們看向哪裡,無論是在熱帶水域陽光普照的珊瑚礁中,還是在這些籠罩在永恆黑暗中的南極火山噴口中,我們都會發現獨特的生態系統,我們需要了解和保護它們。”

插圖由 伊萬·菲利普森 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