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尋常的章魚:瓣狀耳蛸 (Flapjack Devilfish Octopus) [影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最初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立場。


許多章魚物種生活在度假浮潛者、水肺潛水研究人員,甚至近岸商業捕魚活動難以企及的深海中,與人們更熟悉的淺水物種相比,仍然鮮為人知。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對科學以及海洋複雜的食物網不重要。

上次我們介紹了高產的頭足類動物——足球章魚(Ocythoe tuberculata。今天,我們嘗試一睹深海櫛水母章魚Opisthoteuthis calypso的風采,它似乎憑藉翼狀鰭在深海海底“飛行”。

O. calypso曾一度被認為是其近親物種 O. agassizii 的同種生物,但最終在 2002 年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的物種。然而,由於其仍然非常稀有,至今尚未被賦予通用名。近期發表於《地中海海洋科學》期刊的線上評論文章的作者發現,在 16 年間(1994-2010 年),關於該物種的報告僅有 12 篇——且全部來源於專門的科學取樣。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訂閱,您將幫助我們繼續創作具有影響力的報道,講述塑造當今世界的科學發現和創新理念。


自從被確立為一個獨立物種後,記錄顯示,這種奇特的 O. calypso 分佈於東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域,深度範圍廣泛——從海面以下 365 米到 2208 米。

它們當然不是海中最快的章魚。大多數關於 Opisthoteuthis 屬章魚的影片片段看起來都像是慢動作——至少在我們看來是這樣。

O. calypso 似乎主要以小型、易於捕獲的動物為食,例如生活在泥濘表面及其附近的小型甲殼類動物和海 worms。成年個體每條蹼狀腕足上的吸盤可能少於 60 個(相比之下,巨型太平洋章魚每條腕足上有多達 280 個強力吸盤)。但這種櫛ibranch章魚的每個附肢上也有細小的毛髮狀“須”(cirri)。這些須本身雖然不超過五毫米長,但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類似於魷魚的鉤爪——幫助捕獲食物。

這些櫛ibranch章魚(屬於櫛ibranch亞目),憑藉其耳狀鰭和相對簡單的腕足,可能是章魚家族的遺存。 早期的章魚化石可追溯到超過 2.9 億年前,表明當時的章魚就已擁有類似的鰭和無吸盤的腕足。

O. calypso 是更廣為人知的瓣狀耳蛸 O. californiana 的近親(後者作為迪士尼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角色 Pearl 的原型可能更為人熟知)。作為一個屬,Opisthoteuthis 屬的章魚都非常扁平,通常呈紅色或橙色,因此得名“瓣狀耳devilfish”。 它們所屬的 Opisthoteuthidae 科,有時也被稱為傘狀章魚,因為它們的蹼膜寬大,幾乎延伸到整個腕足。

與許多其他章魚不同,O. calypso 的雄性似乎比雌性生長得更大——最大的雄性從頭部到腕足尖端可達 48 釐米,重 5.4 公斤(雌性略小,長 34 釐米,重 1.7 公斤)。

接下來,我們將關注奇特而美妙的毯子章魚(Tremoctopus 屬),這種章魚的雌性體型非常巨大,而雄性則極其微小;可以想象一下,雌性有如人類般大小,雄性卻只有核桃大小。

在此期間,請欣賞一些關於 O. calypso 近親物種 O. agassizii 的珍貴影像資料

插圖由Ivan Phillipsen惠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