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的擬態章魚對更強大的擬態章魚施加扼殺

本週早些時候,我們瞭解到雌性章魚有時會扼殺它們的雄性配偶,然後可能吃掉它們。對於一種有長臂的食人動物來說,也許我們——以及雄性——應該預料到這一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早些時候,我們瞭解到雌性章魚有時會扼殺它們的雄性配偶,然後可能吃掉它們。對於一種有長臂的食人動物來說,也許我們——以及雄性——應該預料到這一點。(尤其是在雌性顯然已經從這次會合中得到了她所需要的東西之後。)

但另一份報告發現,章魚的扼殺行為並不總是與性行為有關。有時它完全被用來對付其他章魚物種。研究人員克里斯汀·哈弗德和邁克·巴蒂克最近描述了在菲律賓水域中兩種令人驚歎的物種之間令人驚訝的相遇。

巴蒂克在菲律賓的馬比尼附近潛水,觀察到一隻擬態章魚Thaumoctopus mimicus),它顯然在忙著做自己的事,覓食。然而,突然間,一隻擬態章魚(是的,這真的是它的名字;Wunderpus photogenicus)——它的外形和行為與擬態章魚相似——進入了現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回顧說,擬態章魚“迅速靠近並與[擬態章魚]進行了一系列身體上的攻擊性互動”。“[擬態章魚]每次逃脫並達到大約一米的距離時,[擬態章魚]都會追趕它並重新進行攻擊。”

其中一次攻擊包括擬態章魚用它的第二根右臂(也是最長的)纏繞在擬態章魚的斗篷上,就在漏斗旁邊。儘管整體較小,但擬態章魚的臂展比擬態章魚長,這使其具有優勢。 《軟體動物研究》在本月早些時候描述了這場爭鬥

研究人員解釋說,擬態章魚用它的一條超長手臂“在另一隻章魚的斗篷附近形成一個環,並收緊了環”。

巴蒂克和哈弗德寫道:“這種行為表面上類似於蛇的收縮。”但是,“與蛇不同,章魚的收縮不會干擾攻擊者的呼吸。”這裡的扼殺阻止了“水流入斗篷和流出漏斗”——這些動物透過這種方式將水迴圈到它們的鰓上,以給它們的血液充氧。“因此,收縮會導致氧氣耗盡並最終導致死亡。”

這種扼殺也可能阻止被扼殺者釋放墨水——一種可以透過阻止水透過漏斗排出而用來阻止攻擊者的刺激物。

除了令人震驚的行為之外,這次遭遇還幫助科學家更廣泛地瞭解了這個生態系統的動態。由於有如此相似的章魚物種生活和捕獵在同一區域,必然會有一些競爭。(儘管通常,擬態章魚是白天覓食的,而擬態章魚則在黃昏時出來。)而這次交流記錄了較小的擬態章魚物種在這場持續的戰鬥中所具有的一個優勢:長臂。

與被扼殺的雄性白天章魚的命運不同,它在短暫的約會後成為了伴侶的晚餐這兩隻章魚都倖存了下來——僅僅因為一點“潛水員的干擾”。

《章魚!海洋中最神秘的生物》中,檢視章魚可以用它們的觸手做的其他一些瘋狂的事情。

Katherine Harmon Courage is an independent science journalist and contributing editor for 大眾科學. She is author of Octopus! The Most Mysterious Creature in the Sea (Current, 2013) and Cultured: How Ancient Foods Feed Our Microbiome (Avery, 2019).

More by Katherine Harmon Cour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