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章魚是許多捕食者的常見食物——包括我們人類。這是有充分理由的。章魚營養豐富,那些神奇的觸手中富含瘦肉,並含有大量有益的礦物質。
但它們是否也藏有有害的重金屬?
令人驚訝的是,一篇本月發表在《健康與汙染雜誌》上的新論文的研究人員寫道,在西印度洋(許多章魚在那裡被捕撈)“沒有關於章魚受重金屬汙染程度及其對人類食用安全性的資訊”。之前的研究發現,在歐洲和英國水域捕撈的章魚中存在微量的重金屬。《健康與汙染雜誌》歐洲英國水域。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們指出:“海洋資源為該地區的沿海人民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章魚尤其受歡迎,“因為當地人認為該物種具有藥用功效,可以作為壯陽藥。” 因此,這個位於坦尚尼亞的團隊開始尋找當地捕獲的章魚,即日章魚(Octopus cyanea)中的鉛含量,這種章魚在當地食用,並出口到歐洲和亞洲。
研究人員在 2013 年的探險中採集了 60 只章魚的樣本。該團隊發現當地章魚每克肌肉中鉛的含量高達 7.22 微克。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數值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最大允許標準 0.2 微克/克”,並且“高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美國環保署制定的容許限度”。“也就是說,採集的章魚……對人類食用是不安全的。”
但是,如果一個體重約 70 公斤的成年人每週只吃美國環境保護署建議的 340 克(四分之三磅)魚——全部替換成等量的這種章魚,那麼每週攝入的鉛量(大約 12 到 18 微克)仍在被認為是安全的限度內。但是,如果每週食用更多的章魚,當地人很可能會這樣,那麼食用在這些水域捕撈的這種動物的人可能面臨攝入過多這種重金屬的風險。
研究人員警告說,這些章魚的肝臟中鉛的含量甚至更高。他們指出:“目前的捕撈和加工方法可能會導致肌肉因與破裂肝臟中的內容物接觸而受到汙染。”
坦尚尼亞捕獲的大部分章魚都在當地食用。但隨著全球需求的增加,該國的出口量也在增加。根據聯合國 2009 年的一份報告,到 2002 年,坦尚尼亞已經出口了 870 多噸章魚 (pdf)。該報告指出,非正式資料顯示,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
除了我們人類,其他章魚捕食者也可能因接觸這些毒素而受到影響。科學家們指出:“鉛以其神經毒性特徵而聞名,會導致大多數脊椎動物的行為缺陷,這可能會導致生長速度、存活率和新陳代謝下降。” 同樣,鉛也可能正在影響章魚本身。
作者指出:“日章魚的肌肉中存在鉛表明環境受到汙染。” 特別是,“沉積物充當許多汙染物(包括重金屬)的儲存庫。” 這對於章魚(以及食用它們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明顯的問題。研究人員寫道:“章魚的攝食習慣也可能導致肌肉中鉛濃度升高。” “作為當地食物鏈的頂端,它們以各種食物為食,例如軟體動物、螃蟹和其他甲殼類動物,這些動物的大部分生命週期都在受汙染的沉積物中度過。”
研究人員指出,取樣區域受到河流徑流的汙染,這些徑流沖走了達累斯薩拉姆和坦噶等沿海城市的未加工的工業和城市垃圾——尤其是在季風季節。因此,為了清理這裡的章魚捕獲量,以及其他地方的,我們可能需要清理我們的全球水道。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其他捕食者。以及章魚本身。
在《章魚!海洋中最神秘的生物》中瞭解更多關於全球章魚漁業的資訊。
插圖由伊萬·菲利普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