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沒有疫苗,因為它的免疫系統不記事

流感季節即將到來,數百萬的我們已經準備好捲起袖子去接種年度疫苗。這種疫苗旨在讓我們的免疫系統瞭解今年流行的病毒株,以便它記住如何產生專門的抗體來抵抗病毒 [...]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流感季節即將到來,數百萬的我們已經準備好捲起袖子去接種年度疫苗。這種疫苗旨在讓我們的免疫系統瞭解今年流行的病毒株,以便它記住如何產生專門的抗體來抵抗它之後可能遇到的病毒顆粒。章魚,據我們所知,不會得流感。但如果它們得了,它們就很倒黴了。因為疫苗接種對頭足類動物來說是無用的;它們缺乏我們依賴的獲得性免疫來預防許多醫療措施。

而且它們並不是生活在無菌的世界裡。“野生和飼養的頭足類動物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病原體的影響,”一篇論文的研究人員在本月《實驗海洋生物學和生態學雜誌》的“頭足類生物學”特刊中寫道。細菌感染、皮膚潰瘍、原生動物和寄生蟲都已知會對頭足類動物造成傷害。甚至小型甲殼類動物也會成為大型寄生蟲,棲息在這些動物的胴體、皮膚和鰓中。

這提出了一個挑戰,而且不僅是在野外。隨著章魚水產養殖剛剛起步以及歐盟的一項指令要求科學家減少在研究中使用野生捕獲的動物,我們很可能需要一種方法來保護它們的種群免受有害感染,就像我們給牛、豬和其他大型養殖動物接種疫苗一樣。在狹小的空間裡,一種疾病可能會迅速在章魚種群中傳播開來,即使它們共享的只是一個水源,也沒有辦法接種疫苗來預防。“水產養殖的缺點之一是細菌和/或傳播性寄生蟲引起的病理發生率增加,這可能對生產造成嚴重風險,”該論文的作者指出。人工環境中的其他因素,如低鹽度,似乎會進一步降低章魚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可以幫助確保今天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對這些疾病的瞭解仍然相對較少,而且對章魚感染的研究(包括專門研究生活在章魚腎臟中的寄生蟲的論文)大多側重於分類學而不是病理學。此外,“目前的診斷技術相當有限,”研究人員指出。因此,我們仍然對這些短命動物的常見疾病知之甚少。

章魚的免疫系統(如果有的話)僅依賴於先天能力,將其攻擊限制為產生感染特徵的東西。但科學家們仍在尋找關於它是如何運作的細節:它啟動哪些基因以及它如何對抗它無法建立持久免疫力的複發性入侵者。為此,研究人員呼籲努力對這些動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以更好地瞭解免疫系統如何對各種攻擊做出反應。

與此同時,最好希望那些章魚保持健康。因為即使是我們最聰明的疫苗也幫不了這些頭足類動物。

插圖由伊萬·菲利普森提供

Katherine Harmon Courage is an independent science journalist and contributing editor for 大眾科學. She is author of Octopus! The Most Mysterious Creature in the Sea (Current, 2013) and Cultured: How Ancient Foods Feed Our Microbiome (Avery, 2019).

More by Katherine Harmon Cour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