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態章魚在大堡礁安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所有令人驚歎的章魚物種中,擬態章魚Thaumoctopus mimicus,也許是最令人費解的。雖然大多數已知的章魚都能夠改變顏色和形狀以進行偽裝,但擬態章魚還可以模仿其他動物以嚇退潛在的捕食者。它們可以扭曲身體和長長的條紋手臂,看起來像(不太可食用的)海洋生物一樣遊動,包括獅子魚、鰨魚和帶狀海蛇。

這些難以置信的生物直到 1990 年代才被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首次發現。從那時起,人們在那個島國周圍的各種水域都發現了擬態章魚,但沒有在太遠的地方發現。它們通常在白天活動,但主要生活在遮蔽的沙質或泥濘的海底——深度可達七米左右。

但現在,這些奇怪的章魚已確認出現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距離它們首次被描述的地方超過 2,000 公里。潛水員近年來報告說看到了這些奇怪的頭足類動物,但詹姆斯庫克大學 ARC 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達倫·科克在本月早些時候線上發表的《海洋生物多樣性記錄》報告中證實了該物種的存在。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克在 2012 年 7 月 4 日下午的超級低潮期間,在蜥蜴島附近的淺灘沙地上發現了這隻章魚。成年章魚的身體大約 10 釐米,“它似乎很痛苦,”科克在他的遭遇描述中報告說。但是,別害怕,它“一旦被移到稍深的水域就很快恢復了”。

然後,科克能夠跟蹤這隻章魚大約一個小時,因為它四處遊動並展示了它的一些模仿技巧,包括一個階段像比目魚一樣游泳。當休息時,它會張開手臂,也許是為了讓它看起來更大,以抵禦潛在的捕食者。

科克在報告中指出:“這次目擊事件將先前記錄的範圍擴大到大堡礁,表明[其範圍]要大得多。” “該物種可能只是因為其神秘的性質或未開發的棲息地(常見於泥濘和沙質基質中)而未被記錄下來。”

這種動物在大堡礁的存在也表明,珊瑚礁本身是更多我們以前想象不到的奇異動物的家園。他指出:“大堡礁可能包含更多來自印度-太平洋地區未被記錄的物種。” “但由於對…新物種的瞭解有限,因此未被記錄在案。”

插圖由伊萬·菲利普森提供

© .